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南門

南門

读音:Nánmén
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1,12,17)。必居城之南门者以为氏,或启闭南门之官以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南门蝡,汤之七佐之一(17,60)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运城、晋城及石楼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,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汤七佐有南门·蝡。张澍云: 必居南门者以为氏; 或启闭南门之官以为氏。”

商汤时有南门蝡。《鬻子》 载: “汤之治天下也,得庆、 伊尹、 湟里且、 东门虚、 南门蝡、 西门疵、北门侧,得七大夫佐,以治天下而天下治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郁朱

    读音:yù zhū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魏书》(7,12,60)。北魏时关中碑文载有郁朱氏(78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烏嚕

    读音:Wūlū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乌喇(一作乌拉)、叶赫、阿库里、扎库木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吾鲁氏。②清时副都统布恕库,本姓温彻亨氏,太宗文皇帝赐姓乌噜氏(

  • 蘇完瓜爾佳

    读音:Sūwán'guāěrjiā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咸丰时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胜保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渴燭渾

    读音:Kězhúhún【综】 代北姓。北魏孝文帝时改渴烛浑氏为朱氏(6,12,15,27,60)。一说,改为味氏(17,27),疑误。亦作〔渴足浑〕(7)、〔渴独浑〕(60)。渴烛浑、可足浑、可朱浑三

  • 读音:fǔ【源】 周时有内府、外府之官(《周礼》天官之属,内府掌管皇室仓库,外府掌管国内财货之出纳),世其官者以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布】 上海嘉定

  • 读音:Qī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河北乐亭(334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原。

  • 读音:N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“拏”、“拿” 为异体字,作为姓氏,当与“拿” 同,或“拿”之分族。)

  • 瑚呼

    读音:Húh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呼尔哈乌拉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瑚琥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呼尔哈、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覺佳

    读音:Jué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章图理、佛阿拉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焦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章图理及佛阿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

  • 读音:Xuán【源】 牟夷以防、玆二邑奔鲁为食邑,故鲁大夫有玆无还,后因以为氏(17)。一说,即兹。参见兹姓。【它】 兹、玆二字,音同义别。玆,黑也,归玄部;而兹,蓐也,又国名,归草部。参见《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