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ēi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大夫卑谌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21)。②相传为汉时西域小国卑耳国人之后(6,12,17,60)。③鲜卑为族名,其族人有以卑为氏者(6,9,17,21)。【望】 雁门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苏启东(311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台湾台南(68,261)、北京、云南富源、吉林洮南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卑躬,东汉时北平太守(15,21)。卑铭,明时乐城人,正统中河南南阳县主薄(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满族有此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谱》 云: “卑耳国人之后。” 卑耳,古国名,据卑耳山,故以名国。其地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北。此当以国为氏,望出雁门。②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转引 《风俗通》 云:“郑卑谌之后。”卑谌,春秋时郑大夫,与子产同时代人。(按: 《郑通志》、《论语》 皆作“裨谌”。) ③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觿》 注云: “以水名或地名为姓氏。古地名有卑水、卑州、卑梁。”

汉代有卑躬,北平太守; 又有卑整,大傅掾; 宋代有卑彩; 明代有卑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諸御

    读音:Zhūyù【源】①齐简公臣大夫诸御鞅之后,见《姓考》(11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、楚均有诸御,为掌君所御之器服饮食诸事之官(60,62),当以官为氏。【人】 诸御己,春秋楚庄王时大臣(61)

  • 愛琿

    读音:Àihu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爱珲,以地为氏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爱浑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为地名,世居爱珲地

  • 读音:C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布】 台湾台中、高雄(64)、江西丰城(357)、萍乡(371)、湖南湘潭(373)、贵州赤水(442)、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

  • 孟祖克

    读音:Mèngzǔkè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必里克图之妻为孟祖克氏(260)。

  • 孛兒赫惕

    读音:Bó'ěrhètì/Burki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益和诺尔、胡日哈苏木均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闭珊

    读音:bì shān闭珊居集,唐霑益州乌蛮也,精卜筮之学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  • 读音:bào【源】 相传为古帝辛高氏时八才子之一叔豹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5)。【望】 高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五莲(290)、台湾南投(64)、河南巩县(301)、郑州等

  • 石脚

    读音:Shíjiǎo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落,母系氏族。以 (氏)族为氏。图腾为竹屑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泥什勒

    读音:Níshílè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护军噶尔玛之妻为泥什勒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Chá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苏如东潮桥(136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安庆、徽州、怀宁(62)、山东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