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
读音:Láo
劳姓起源于汉朝,以山名为姓氏,居住在山东青岛东边海面上崂山的当地人,因以为姓(崂山古称劳山)。
劳姓历史人物有劳钺,明代进士。历任江浦、临江、山阳三县,任职期间政绩很好,深得百姓的拥护。
劳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九十五位。
劳氏,其先居东海劳山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)
后汉有琅邪劳丙。(见《广韵》)
▲〈宋〉劳諲,任城人,京东转运使。〈明〉劳樟,崇德人,嘉靖中罗田知县。〈清〉劳潼,南海人,国子监学正。
劳姓起源于汉朝,以山名为姓氏,居住在山东青岛东边海面上崂山的当地人,因以为姓(崂山古称劳山)。
劳姓历史人物有劳钺,明代进士。历任江浦、临江、山阳三县,任职期间政绩很好,深得百姓的拥护。
劳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九十五位。
劳氏,其先居东海劳山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)
后汉有琅邪劳丙。(见《广韵》)
▲〈宋〉劳諲,任城人,京东转运使。〈明〉劳樟,崇德人,嘉靖中罗田知县。〈清〉劳潼,南海人,国子监学正。
读音:È'niǎ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遏捻特勒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Bèi【源】 春秋时宋国封人备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1,17,60)。封人,官名,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春秋时为典守封疆之官(62)。【望】 睢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
读音:yì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人】 睪文奏,南北朝时陈太建年中任南部都尉(15,21,24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,未详其源。南朝时陈
读音:Gǒng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、昌乐,山西之大同、榆次、祁县及晋中、吕梁地区有此姓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平邑等县公安局提供。《山西人口姓氏
读音:zǐ qiān齐大夫后有子牵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Wùlǐt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
读音:Ménggǔ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(160)。
读音:Dǔkètǎlǐ【源】源自金姓独虎术鲁。清时为满洲八旗之姓。世居努克特勒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都克塔理〕(260)、〔都克塔里〕(180)。②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乌巴式之妻
读音:Lányǐ【源】 楚大夫蓝尹亹之后,以官为氏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楚大夫蓝尹亹 (音Wěi;一音mén)之后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
读音:Lú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