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公良

公良


读音:Gōng liáng

公良姓源自陈国公子良。上古周代陈国公子名良,人称公子良,其后代子孙遂以公良为姓。

公良姓早期活动于河南淮阳地区,如今台湾等地还有少量分布。

公良姓历史人物有公良孺,孔子学生,春秋时陈国人,贤能英勇。孔子周游列国时,他以家车五乘跟从孔子。

公良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五十三位。


【源】 春秋时陈国公子良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 公良孺,春秋时陈国公族,贤而有勇,孔子弟子(21)。


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陈公子良之后。” 陈为舜后,妫姓,故公良氏当系出妫姓。郑樵则注: “仲尼时鲁人公良孺,“以字为氏” (按: 《史记·仲尼弟子传》 以孺为孔子弟子,字子乘)。此似以名为氏,系出姬姓,与 《考略》之说有别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云: “春秋时陈国有公良儒,为孔子弟子 (见 《史记》)。为陈公子良的后代。现代仍有此姓。”错谬显见,录以备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á八凯叔达之后。(见《姓苑》)颛帝后有达氏、叔达氏。(见《路史》)齐大夫有达子。(见《吕氏春秋》)▲<明>达云,凉州卫人,都督同知。

  • 馝邘

    读音:Bìyú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改为“邘”。(按: 《郑通志》卷三十有载。其卷二十九则作“馝邗”,改为 “邗”,或作馝邦、馝刊、馥邦、馥邗,盖刊、邗、邘、邦;

  • 读音:Fǎ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偃州

    读音:Yǎnzhōu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吴王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州姓为偃姓之后,盖合本姓与分姓而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偃州员,春秋时吴人,见《左传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

  • 读音:yí《周礼·地官》有遗人,其后以官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鲁季氏家南遗之后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》)

  • 防風

    读音:Fángfēng【源】 ①源出漆姓。古诸侯汪芒氏之君,其后有防风者,强狠不顺,禹合诸侯于涂山,防风后至,禹杀而戳之。子孙为长狄(春秋狄人一支,活动于华北地区)大人。南北朝时南中(故城在今河南叶县

  • 读音:Jǐ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河南汤阴(292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运城,河南之中牟,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

  • 读音:Fē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 【布】山东新泰(359)、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黎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

  • 保佳

    读音:Bǎo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安褚拉库(23,63,18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鲍佳〕(180,260)。 ②后改为鲍氏(180)。【人】 清正白旗满洲养育兵呼金泰之妻为鲍佳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Q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晋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