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Ní

倪姓的来源主要是改姓。相传春秋时,在今山东境内的邾国后人郳黎来之后,避仇改为倪氏。另外,少数民族中也有倪姓。

倪姓的最初发源地在今天的山东,战国时,倪姓人在河南落籍。两汉时,倪姓仍主要繁衍于山东境内,并有入安徽北部一带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倪姓播迁江南。隋唐之际,倪姓在北方的分布渐广,今河北、河南、山西等境均有倪姓人居住。唐末,有倪姓大批迁往江南。两宋时,倪姓已分布今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宋末,倪姓渐分衍于今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明初,倪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今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北等地。清代倪姓迁居入台。如今,倪姓尤以江苏、湖北、上海等省市为多。

倪姓历史人物有倪瓒,元代画家、诗人。擅画山水、竹石、枯木等,其山水师法董源、荆浩、关仝并加以发展,画法疏简,格调天真幽淡。论画主张抒发主观感情,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“胸中逸气”,不求形似。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,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,享誉极高,画史将他与黄公望、吴镇、王蒙并称“元四家”。有《雨后空林》《渔庄秋霁》等图和诗文《倪云林先生诗集》等。

倪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七十一位。


【源】 ①原郳、儿氏,避仇改为倪氏(6,12,17,60)。②清满洲人姓,世居宁古塔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③蒙古(255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千乘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4%,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湖北、上海等省市多此姓,三省市倪姓约占全国汉族倪姓人口60%。【它】 日本侵占台湾时,台湾倪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儿玉,1949年,台湾光复后,即恢复倪姓(65)。【人】 倪说,汉时扬州刺史(26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度、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苗、白、傣、仡佬、哈尼、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 其注云: “即郳氏也, 避仇改为 ‘’。”望出千乘。

汉代有谚, 扬州刺史; 唐代有若水, 刑部郎中, 中山藁城人; 宋代有千里; 元代有赞, 无锡人; 清代有继宗, 余姚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ín【源】 姑、冘二水在山东即墨,有冘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,当水为氏。【它】 《中华姓府》作冗(63)。误。【布】 江西新干有此姓(40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;

  • 辟闾

    读音:bì lǘ卫文公曾孙居楚丘,营辟闾里,后世因为辟闾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辟闾,剑名,工铸者以为氏。▲〈晋〉辟闾嵩。

  • 修羊

    读音:Xiūyáng【综】 古仙人有修羊公,见《列仙传》(11,62)。亦作〔脩羊〕(17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或作“脩羊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圖色

    读音:Túsè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译作“秃八”。

  • 洪鄂

    读音:Hóng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洪鄂系地名,以地为氏(23)。凡十一派,出长白山、吉林、哈达、叶赫、叶赫哈达、洪鄂哈达、佳木秦、额尔敏、雅尔湖、乌喇、白都纳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

  • 少贰

    读音:Shàoèr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少贰资时、少贰觉惠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俞固

    读音:Yúgù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俞固氏(256)。

  • 读音:rá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司马田穰苴之后,穰系所食之邑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1,12,15)。②古穰国,芈姓,后灭于楚,为楚大夫采邑(17)。③穰,战国时韩邑(故城在今河南邓县)

  • 读音:zōu【源】春秋时孔子之父叔梁纥,食邑于郰(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南之鄹城),为鲁大夫,后有郰氏(7,17,60)。 【变】亦作鄹(17,60)、〔陬〕(91)。 【望】鲁郡(17,60,418)。

  • 瓏奇爾

    读音:Lónɡqí’ěr【源】 清时居于黑龙江下流的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合于赫哲族(42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