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鲁诗故

鲁诗故

三卷。清代马国翰辑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,有《鲁诗故》二十五卷,《鲁诗说》二十八卷。魏晋改朝换代屡经兵火,鲁诗大概在晋室南迁江东时即已失传。清代学者根据司马迁曾师从孔安国,认为司马迁所学即是鲁诗,但据《汉书》记载,司马迁从师孔安国学的是《尚书》,学鲁诗一说大概是出于推测。同样,认为刘向世传鲁诗,所著《说苑》、《新序》、《列女传》引述诗句即为鲁诗,也有疑义,刘向诸书也是杂采众说,不一定只以鲁诗为本。由于缺乏可信史料,本书所辑难免有经不起推敲之处。如“柬兮柬兮,方将万舞”一句,本书根据高士奇《天禄识余》引述申公解释,“柬,伶,官名。耻居乱邦,故自呼而叹曰:柬兮柬兮,汝乃白昼而舞于此”,但高士奇此文不知源于何处,难以证信。又如“波涕涟涟”一句,沿袭了王应麟《诗考》的错误,实际上王逸注引诗与现行版本一致,况且“涕泣交会,涟涟而流也”,用“波”字没什么道理。再如“丝衣其,会弁俅俅”一句,注解称杜佑《通典》第四十四卷引《五经通义》说诗中用“”字和“会”字,但查《通典》该卷文字,原文是“灵星为立尸,故云丝衣其紑,载弁絿絿”,与现行毛诗“丝衣其紑,载弁俅俅”一致(俅通絿)。不知马氏所据何在。这些错误陈乔枞《鲁诗遗说考》均未收录,明显高之一筹。本书现存嫏嬛馆补校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今词论

    一卷。清王又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又华字静斋,钱塘(今杭州)人。本书杂录古今论词之语,但古人仅占十分之一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入存目予以介绍。

  • 诗经异文

    三卷。朝鲜申绰撰。该书前有申氏自序,序云:“使三家在者,未必其言尽得风雅之旨。然去古未远,且传受有素,参听并观,拔尤从长,有足以阐发幽滞,辩别莠好,而今不可得矣。其散出于杂文,或诸家传注者,亦多可观。

  • 读朱随笔

    四卷。清陆陇其(见《古文尚书考》)撰。该书为陆氏读《朱子大全集》的心得笔记。陇其对于朱氏正集二十九卷以前之诗、赋、札子等人所共知者不再置论。自正集三十卷起至别集五卷止,则摘其精要,分条纂录,各加按语以

  • 乐经内编

    二十卷。清张宣猷撰。张宣猷身世不详。他杂采各经书中言乐之文,排纂成此书,无所考正。其自序称采诸史者为外编,但外编不见于世,大约此书没有编完。是书于《四库全书》存目。

  • 周易汉读考

    三卷。清郭阶撰。郭阶字子贞,水人。作者年轻时受业于刘毓崧门下,校阅易经异同,依据其师《通义堂文集》、《笔记》等书,仿照段玉裁《周礼汉读考》的体例,对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、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中所引马融、郑

  • 十五贯传奇

    二卷。清朱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,字素臣,又字笙庵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生活于明末清初。与朱佐朝齐名,时称二朱,或以为兄弟。二人皆为与李玉同时的戏曲名家。朱著有《十五贯》、《秦楼月》、《锦衣归》、《朝

  • 通鉴纲目三编

    即《御定通鉴纲目三编》。

  • 绣斧西征录

    一卷。明何镤编。镤,泰兴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六年(1588)举人。该书是一部家乘性质的著作,主要记录何镤祖父何棐在正德年间以御史身份监军,讨伐四川农民起义首领鄢本恕、蓝廷瑞之事的。所录全部

  • 小檀栾室镜影

    六卷。清徐乃昌撰。徐乃昌(1868-1936),字积余,南陵(今属安徽)人。清人以镜录著称者,钱坫《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》,所录不过二十五件,瞿中溶、梁廷楠,所录亦不过一百四十余件,即使清代内府所藏见于

  • 春秋稗疏

    二卷。清王夫之(详见《周易稗疏》)撰。此书考证地理者占十之九,论书法及仪象典制之类占十之一。其考地理,多有所得,如“莒人入向”之向,认为当从杜注在龙亢,而驳《水经注》所引阚骃之说是误以邑名为国名;辨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