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骈雅训纂

骈雅训纂

十六卷。清魏茂林撰。魏茂林字涤生,一作笛生,闽县(今福州市闽侯县)人。乾隆中,由部郎官直隶通永河道。通训诂之学,所著尚有《别雅辑证》、《国朝十七科同馆诗赋题解》。另有《覃雅广腋天部类掖》、《天部二十九闻》二书,未刊。《骈雅训纂》,以《骈雅》十三篇为十三卷,又分《释诂》、《释训》、《释器》各为上下二卷,遂成十六卷。另有序跋、传、评论、识语、征引书目等附于卷首。其中辨正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之误及《识语》一卷,颇为邃密。《骈雅》未注音切,亦不标书证出处,不便阅读。是书则详明出处,罗列《骈雅》引用及《骈雅训纂》增补书目于卷首,多达二百六十种。同时增注音切,照录引用传注中的原有音切外,复据《说文》、《玉篇》、《集韵》等补足音切。校正《骈雅》误字七十多条、误用旧本四十多条、误引原书二十多条。胡朴安评价是书云:“推原本始颇为详尽,间亦加以补正,其同声假借之谊,不能上比于王念孙之《广雅疏证》,而就文作注,其搜辑之功,颇不可没。”案《骈雅》初未有注,固始祝庆蕃尝属门人董方立注之,作《释诂》一卷未竣而卒,茂林于道光壬午(1822年)假得此稿,遂次第编撰,辛丑(1841年)成书。是编有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不为斋刊本、咸丰元年(1851年)补刊本、同治十一年(1872年)经纶书室重刊本、光绪辛巳(1881年)成都钥雅斋重刊本、丙午(1886年)《后知不足斋丛书》本、光绪间上海坊间石印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门宗旨

    十四卷。明周汝登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汝登字继元,号海门,嵊县(今属浙江)人。万历进士,历任南京工部主事、两淮盐运判官、南京尚宝卿等职。学宗王守仁,并有意融合儒、释二家。著有《海门先生集》、《圣学宗传》

  • 邃古记

    八卷。明朱谋撰。谋事迹详见《周易通》。是书所记,始于盘古,迄于有虞,提纲纪事,而杂引诸书以为目,叙述简略,多荒诞之说,不足作为信史,谋一生著述颇丰,多至一百余种,但今不尽传。

  • 四书讲义尊闻录

    二十卷。清戴鋐撰。鋐字景亭,长洲(今江苏长洲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戴鋐此书乃辅翼《四书大全》之作。每章之前有总旨,每节之后有本义及附解。总旨、附解采用《四书大全》所录诸家之说,并增加了元明以来诸家之说;

  • 道山新闻

    见《道山清话》。

  • 东汉会要

    四十卷。南宋徐天麟(详见《西汉会要》)撰。本书以范晔《后汉书》为本,旁采司马彪《续汉书》、刘珍等《东观汉纪》及《汉杂事》诸书,类分帝系、礼、乐、舆服、文学、历数、封建、职官、选举、民政、食货、兵、刑、

  • 垂金荫绿轩诗钞

    二卷。清蒋超伯著。蒋超伯,字及籍贯、生卒年均不详。据集前序称:该诗集系清同治丙寅(1866)至戊辰(1868)夏之间,作者与友人方子箴“更相酬唱”而成,“或有作而和焉,或有无意而就焉。”因诗稿曾存放于

  • 弥勒上生经游意

    一卷。唐代释吉藏撰。吉藏生平事迹详见《华严经游意》辞条。《弥勒上生经游意》是对《弥勒上生经》的注疏。该《游意》共分十章。即第一序王,第二释名,第三辨理宗体,第四论因果,第五出世久远,第六成道真应,第七

  • 通鉴地理通释

    十四卷。南宋王应麟(1223-1296)撰。应麟字伯厚,号深宁居士,庆元(今浙江宁波)人。淳祐进士。历任西安主簿、太常博士、秘书郎、著作郎、起居舍人、兼国史编修、实录检讨、尚书兼给事中等。博洽多闻,于

  • 刘向五经要义

    一卷。清洪颐煊(见《刘向五经通义》)辑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《五经要义》五卷,不题撰人名氏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著录《五经要义》五卷,题名刘向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同。颐煊辑此书,明标刘向,依《唐志》。所

  • 圆率考真图解

    一卷。清曾纪鸿(1848-1877)撰。曾纪鸿,字栗诚,湖南湘乡人,曾国藩次子,丁取忠的学生,曾与黄宗宪、左潜于丁取忠指导下在长沙古荷花池的白芙堂共同研究数学。与丁取忠等同撰《粟布演草》第一卷、《对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