饥民图说
一卷。明杨东明(1548-1624)撰。东明生平事迹见《青琐荩言》条。该书是一部为图画作解说性质的著作,乃东明官刑科右给事中时所作,本为进上君王所作,后其子春育、春融及东明六世孙榴等为表彰先人,方才刊布流传。万历年间,神宗朱翊钧宴安深宫,罕知朝政外事,而天下汹汹,经济凋敝,故东明作《饥民图》十四图上神宗皇帝,前十三图备绘流民之情况,并系以解说,其辞多以俚语为之,并记实事,简易明了。最后一图是东明拜疏之像。该书虽极简单,然与所绘图像一样,对研究明代经济、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一卷。明杨东明(1548-1624)撰。东明生平事迹见《青琐荩言》条。该书是一部为图画作解说性质的著作,乃东明官刑科右给事中时所作,本为进上君王所作,后其子春育、春融及东明六世孙榴等为表彰先人,方才刊布流传。万历年间,神宗朱翊钧宴安深宫,罕知朝政外事,而天下汹汹,经济凋敝,故东明作《饥民图》十四图上神宗皇帝,前十三图备绘流民之情况,并系以解说,其辞多以俚语为之,并记实事,简易明了。最后一图是东明拜疏之像。该书虽极简单,然与所绘图像一样,对研究明代经济、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三卷。又名《圣朝名画评》。宋刘道醇撰。其生平见《五代名画补遗》。是编分六门:人物、山水林木、畜兽、花卉翎毛、鬼神、屋木。每门下又分神、妙、能三品,品又分上、中、下三等。共录六门三品五十四等一百一十人,
二十卷。明李贽(详见《九正易因》条)编。此书收集杨慎诸书,分类编次。其中凡采录诗文三卷,节录十七卷,共二十卷。其去取毫无义例,况且李贽为狂纵之禅徒,杨慎则为博洽之文士,两人道自不相同,也未必为之编辑。
一卷。清张金吾(1787-1829)撰。金吾字慎旃,别字月霄,江苏昭文(今常熟县)人,学者。道光时诸生。藏书多达八万余卷,并刊行《资治史鉴长编》等书。除本书外,所著还有:《两汉五经博士考》三卷、《广释
一卷。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。昙摩难提,梁慧皎《高僧传》称法喜,兜佉罗人。“少而观方,遍历诸国”。符秦建元中来到长安,译出一二阿含经等一百零六卷。《阿育王息怀目因缘经》是昙摩难提奉姚旻之请,于建初六年
一卷。郑玄(127-200)撰。黄奭(约1790-1860)编辑。郑玄,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山东高密县)人,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。曾先后师从第五元先、张恭祖、马融等人,于经传百家之学,无所不通。郑玄生
十二卷。明宋仪望(约1561年前后在世)撰。其生平见《华阳馆文集》条。此集皆其杂文,卷数相合,是宋仪望的原本。惟许宗鲁、张献翼诸人所作诗集序,皆附录集末,未喻何故,或装辑者误欤。然重编之本,仅有诗五卷
十六卷。清许梦闳撰。许梦闳,字容斋,汉军人。雍正七年(1729),以织造管北新关监督。是书即为作者在任时,对原有“关志”重新修订而成,其凡例、公署诸图,列于卷首,卷一为建置,卷二为命遣(载历代关官、明
二卷。(日本)林泰辅辑。林泰辅,文学博士。商周遗文会编《龟甲兽骨文字》一书时,曾将《抄释》两卷,附于其后。《抄释》是把所著录的甲骨拓片可释读的文字摹录,隶定出汉字,有天干、地支、数字、祖先名及一些常见
四卷。清李鹤年辑。李鹤年字子和,奉天义州人。在光绪间为河道总督时刻此帖于开封官署。此帖收祝枝山、文征明、董其昌、王铎书各一卷。摹刻者为江西黄履中,字垣园,幼时家贫,牧牛于携刀入山中,就石上镌字,久之锻
四卷。清郑知同撰。生卒年未详。郑知同字伯更,贵州遵义人。诸生。郑知同绍承家学,诗文均深造自得。此稿收古近体诗共二百七十九首,分为四卷。知同外祖黎雪楼,以诗名家。子伯庸字继之,孙汝弼字功甫,汝谦字受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