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卷。清史调(约1751年前后在世)撰。史调字匀五,号后斋,晚号云台山人,华阴(今陕西省关中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乾隆元年(1736)进士,官仙游县知县。著有《史复斋文集》。此集凡四卷,皆为文。其中,卷
一卷。元邓文原(1258-1328)撰。邓文原字善之,一字匪石。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。随其父流寓钱塘,自称巴西,以示其不忘本土。著有《巴西文集》。此集编者不详,仅录其碑志记序等文七十余篇。“其文原学有
见《世要论》。
十六卷。明沈尧中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沈尧中,字执甫,嘉兴(今浙江省嘉兴市)人。明万历八年(1580年)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。此书共十六卷,沈尧中在自序中说:为纲二十有四,为目三百五十有八,皆宇宙内鸿钜之事
二卷。清陆瞻云撰。陆瞻云,生卒年不详,字蘅矶,浙江海盐人,康熙十四年(1675)进士陆萤卿之长女,举人沈麟振之妻。清代文学家。在世八十一年。另著有《周易注》。此书有嘉庆二十四年(1819)刊本。是其子
①四卷。清李云景修,伍三秀等纂。李云景,字青嵋,福建晋江人,副榜贡士,康熙九年(1670)来任五河县知县。伍三秀,邑人。五河志书,创自明嘉靖四十五年,知县潘槐等捃摭采访,列其大略。入清后,散逸不可复纪
一卷。南朝周续之(377-423)撰。清王谟辑。《宋书》、《南史》周续之传皆云周氏通毛诗,然其著作见于著录者唯有《圣贤高士传注》三卷。《毛诗序义》为清王谟从《北堂书钞》、《颜氏家训》中各辑一条,《匡谬
四十八卷。清陆心源(生卒年不详)编。陆心源,字刚甫,一字潜园,号存斋,归安(今浙江吴兴县)人,咸丰举人,光绪间官至福建盐运使。著有《仪顾堂集》、《唐文拾遗》。据陆心源自序称:“诗可补史之不足,乃录自六
①不分卷。清徐京陛纂修。徐京陛,江西义安人,贡生,官竹溪知县。竹溪,汉为武陵郡,明割竹山地置竹溪,其僻远与竹山同。竹溪旧有志,自李自成、张献忠农民起义,化为乌有。竹溪兵燹之祸,与竹山相类似。康熙十九年
三卷。清孙星衍(1753-1818)撰。星衍字伯渊,一字渊如,号季述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。乾隆五十二年(1787)进士,官山东按察使,布政使。专力经史、文字、音韵、训诂之学,工篆隶,精校勘,主要著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