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陈拾遗集

陈拾遗集

十卷。唐陈子昂(661-702)撰。陈子昂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射洪)人,光宅进士,文学家、诗人,官至右拾遗,后被贬军曹,罢职归侍。子昂聪明好学,机警过人,博览群书,精通典籍。主张任用贤能,整饬吏治。著有《陈拾遗集》。其艺术特色:第一,继承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的传统,善用比兴手法。第二,艺术风格上有着豪迈特点,遒劲有力,充满着高昂的志气,向上的活力。第三,陈子昂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,不假雕饰,不讲声律对偶,趋向散文化。不仅擅长五言古诗,五言律诗也很出色。陈子昂作品由其友人卢藏用编为《陈拾遗集》,又名《陈伯玉文集》。此集主要内容为,卷一诗赋,卷二为诗,卷三至十为文,后附录《唐书》本传,《陈氏别传》,旌德碑,祭文及杨澄序等。陈子昂横扫六代诗风,在批判的前提下加以继承,追踪汉魏风骨,在继承的前提下大胆革新,倡导风雅兴寄,在革新中独辟蹊径,从理论和实践上影响整个唐代诗坛,开创一代新诗风。对后来的著名诗人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元稹、韩愈、柳宗元、皮日休、陆龟蒙、杜荀鹤等,无一不从中吸取过思想和艺术源泉。卢藏用编辑而成《陈拾遗集》十卷。原本已佚,现有较早版本是明弘治四年(1491)杨澄黑口本。《四库全书》所收为明弘治写本,题名《陈拾遗集》。亦有清道光十七年(1837)蜀州刊本和《世界文库》所收《陈伯玉集》本。今人彭庆生《陈子昂诗注》本,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圆

    清俞樾(1821-1907)撰。俞樾,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德清人。清代文学家,考据学家,戏曲家。道光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,河南提学使。著有《茶香室丛抄》、《续抄》、《小浮梅闲话》。其对小说、戏曲演变与

  • 易传辨异

    四卷。清翟均廉撰。翟均廉(约1736-1805),字春沚,乾隆三十年(1765)举人,官至内阁中书舍人。该书所考,自汉至元诸家《易传》注之源流、得失,共114条,多取朱彝尊《经义考》之文而排比联贯。此

  • 我师录

    一卷。清代成孺撰。此书与作者所著《国朝师儒论略》体例大致相同,只是《论略》仅论及清代儒家,而本书论及上至尧舜、周文王、武王等。全书宗旨仍是调合朱陆二派学说的,调停之主要观点为:“立教”当以程朱学派为宗

  • 外科精义

    二卷。元齐德之(生卒年不详)撰。齐德之为元代著名医学家。曾为医学博士,任御药院外科太医。齐氏博采《内经》以后医学文献中诊治疮肿的论述,结合个人多年临床经验,撰成此书,刊于至元元年(1335),后在明代

  • 伤寒金镜录

    一卷。元杜本(1276-1350)撰。杜本,字原父,号清碧(一说字伯原,号清虚),清江(今属江西省)人,元至正中曾为学士,后隐居武夷山。敖氏(名未传,不详何人)有辨舌十二法并舌苔图,杜本在此基础上再增

  • 长洲县志

    ①二十四卷。明张德夫修,皇甫汸纂,明张凤翼补辑(艺文志)。张德夫,字子成,江西浮梁人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进士,隆庆三年(1569)任长洲县令。皇甫汸,字子循,长洲人。嘉靖八年进士,官吏部郎中左、

  • 郑敷文景望书说

    见《郑敷文书说》。

  • 尚书删补

    五卷。明汪康谣撰。汪康谣字康征,广东海阳人;而《进士题名录》则云直隶徽州休宁(今安徽省休宁县)人,未知孰是。明万历癸丑进士,官至漳州府知府。本书首有王佐序,以及汪康谣自序和其子汪鼎和纪述。自序称:“檇

  • 周礼故书考

    一卷。清程际盛撰。际盛原名炎,字焕若,号东治。江苏长洲县(今属江苏)人,乾隆庚子(1780)进士,官至湖广道御史。此书不但收集郑注明言故书之异文,并收读如读为之字,计《天官》三十余条,《地官》六十余条

  • 五雅全书五种

    三十七卷。明郎奎金编。郎奎金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选择《四库全书》中的经部小学类的五种著作,即《尔雅》、《小尔雅》、《广雅》、《埤雅》、《逸雅》汇集成书。《尔雅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。首创了按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