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修山阳县志

重修山阳县志

二十一卷,图一卷。清张兆栋、文彬修,丁晏、何绍基纂。张兆栋,号酉山,山东潍县(今山东潍坊市)人,同治九年(1870)任淮安漕运总督,次年调任广东巡抚。文彬,满洲正白旗人,咸丰二年(1852)进士,同治十二年(1873)任淮安漕运总督。丁晏(1794-1875),字俭卿,号柘唐,邑人,道光元年(1821)举人,官内阁中书,著有《颐志斋丛书》等二十二种。何绍基,字子贞,号东洲,一号猿叟,湖南道州(今道县)人。道光十六年(1836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何氏博涉群书,尤精小学,著述甚丰,有《惜道味斋经说》、《说文段注驳正》、《诗文集》等。此志作于同治九年,张兆栋聘丁晏等为总纂,张兆栋去任后由文彬等踵而成之。是志卷首为序、凡例、目录、图,次为疆域(沿革、四至、分星、高度、风俗、物产)、建置(城池、围砦附、公署、仓庾、坛庙、寺观附、驿递、街市、坊镇、桥渡、塘堰、普济育婴各善堂、药局、坊表)、水利(闸洞、各乡水道、堤围附)、漕运(盐课、关榷)、职官、民赋(里图、户口、条鞭、田赋、杂办杂税附、解拨、蠲赈、屯卫人丁田赋附)、学校(学宫、学额、学田、礼乐器、试院、书院、义学)、选举、军政、人物、列女、艺文、古迹(古井、丘墓)、杂记(兵戎、祥祲等),凡二十一卷,为目十四,丁氏为邑中耆旧名流,故其书义法精严,文辞斐然。其与旧志比较,此志凡例审度精确,删去冠首天章,省山川,以黄、运二河及湖荡并入《水利》。清后期,山阳漕运、盐业有所萎缩,故将盐法、榷税归入《漕运》。有同治十二年(1873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汇印经传评点五种

    不分卷。徐树铮(1880-1925)编。徐树铮字又铮,又号铁珊,江苏萧县(今属安徽)人。十三岁中秀才,十七岁补廪生。1905年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就读。回国后,于1912年开始在北京政府任职,历任陆军部司

  • 吏部稽勋司则例

    八卷。不著撰人名氏,也无年月。但从《吏部铨选则例》纂修过程来看,即知本书是锡珍等奉敕纂修的八十七卷书的一部分,成于光绪十一年(1885)。书中所记本应都是文官守制、终养、出继、入籍、更名、复姓等事,但

  • 齐孙子

    见《孙膑兵法》。

  • 元韵谱

    五十四卷。明乔中和撰。中和字还一,内邱(今河北内丘县)人。崇祯中贡生,官垣曲令,太原府通判。通韵学,尚著《说易》。卷首有万历三十九年(1611年)自序,书约刊于是年。此书用语音牵合阴阳、律吕、刚柔等,

  • 南园后五子诗集

    二十八卷。清陈文藻等编。陈文藻里籍及生卒不详。此集所收“南园后五子”——明顺德欧大任、梁有誉、从化黎民表、南海吴旦、番禺李时行等五人之诗,凡二十八卷。其中,欧大任诗六卷、梁有誉诗五卷,吴旦诗四卷,黎民

  • 锄经余草

    十六卷。清王文清(公元1688-1779)撰。王文清,字廷鉴,一字九溪,湖南宁乡人,年九十二岁。少工文学,雍正二年(1724)进士,官岳州教授,乾隆初,以荐为三礼,律吕各馆纂修官,补内阁中书,考授御史

  • 小石山房丛书

    三十八种,六十四卷。清顾湘编。顾湘字翠风。丛书刻于道光年间,成十四册,三十八种,后经战火。而毁去十分之一、二,其子重新补订刻印,遂行于世。所收多为宋、元、明、清四代著作,其中宋代二种,元代一种,明代三

  • 稽古录

    二十卷。北宋司马光(详见《资治通鉴》)撰。光撰《通鉴》及考异、目录,卷帙繁重。遂又著与《通鉴》相同年代的《历年图》,著《百官公卿表大事记》以相衔接。又纂述周威烈王二十二年(前404)上溯至伏羲之事,三

  • 酒边词

    二卷。宋向子諲(1086-1153)撰。向子諲字伯恭,临江(今四川忠县)人。钦圣宪肃皇后再从侄。元符初,以恩补官。南渡初,历徽猷阁直学士,知平江府。事迹载《宋史》本传。向子諲晚年以忤秦桧致仕,卜筑于清

  • 鲸背吟集

    一卷。旧本题朱晞颜撰。前有自序,署其字曰世名。序称至元二十八年(1291)泛海至燕京,舟中成七言绝句三十余首。其中有诗云:“早知鲸背推敲险,悔不来时只跨牛。”因《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》云:与作《瓢泉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