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修嘉鱼县志

重修嘉鱼县志

①八卷,续增一卷。清张其维撰。张其维,字德隅,山西蒲县人,举人,官嘉鱼知县。康熙十年(1671)县令李元震修嘉鱼县志,以前诸志,皆较略于李志。张其维莅任六年,奉修邑志之令,搜罗旧志,延李懋泗等人依据李志,重加编辑,于乾隆二年(1737)刻印,卷数比前志增加十分之六。封疆一门,载道里远近,详今昔名称。沿革形胜、山川古迹,切实而著明。赋役,条例前志繁多,制度不一,故用新制,细加说明。户口增减、积贮多寡,详明而显见。风土,以风俗醇醨,物产丰歉,察其源流详载。秩官、选举,以贤宦继起,名儒代兴,证其事实罗列。人物志中,将贤远、孝义、逸士、列女分类别入,采访无遗。艺文志中,将名宿诗文,择其关国计民生或题及山川名胜,如陶冶性情、吟风弄月之篇,虽有佳作概不采录。于释志者流,附见于外志,以备观览。② 十二卷。清钟傅益修,俞焜撰纂。钟傅益,福建武平人,副贡,官嘉鱼知县。俞焜,顺天人,出身举人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,县令汪云铭重修后,历四十余年,至咸丰间,迭遭兵燹,嘉鱼首当其冲,其间事迹纷更,邑志不修,无从采录。同治三年(1864)兵燹初平,各州县奉檄编订邑乘,汇集以修省志。钟傅益搜求旧本,延俞焜等人分任纂修采访,取汪志参酌损益,至同治五年(1866)刻印。总纲序目排纂,自封域至外志,仍前编之旧。图考于卷首之中,取置卷一。分目自星野迄土产,无改易。如官师、宦绩、科第、贡监,月异而岁不同,贤达、逸士、孝义、列女,乱中屡见迭出,几经搜罗,各以类从,此志较前志增十之四五,于穷乡僻壤之中,遗漏不传者寡。艺文、杂体两志,增录者疏记类多,诗赋类少,不求文字之工,而重叙事之实。此志一遵前志,因革损益之处,体例如出一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子不废古训说

    十六卷。附朱注引用文献考略四卷。清李中培撰。李中培字根五,广东梅县(今广东梅县)人。是书系中培在《朱子不废古训说》课稿基础上参稽群籍而成。首叙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及《礼记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各注疏源流

  • 用我法斋经说

    一卷。清末江慎中撰。慎中生卒年籍贯及事迹等均不详。此书论古今经文,能破门户之见,持论公允。谓《尚书》与《礼记》古文,同出孔壁,《礼记》十七篇,今古文之异,尽见于郑玄注中,不过字句小殊,无关大义。《礼记

  • 毛诗音残卷

    敦煌本残卷,首尾残缺,不著撰者姓名。只存九十八行,上起《大雅·旱麓》,下讫《召旻》。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引徐氏音者三十一则,与残卷相较,文字相同者八条。据此可知此书确为晋徐邈所作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经部诗

  • 禹贡指南

    四卷。宋毛晃(生卒年不详)撰,晃字明敬,衢州江山(今属浙江省)人,南宋著名小学家,绍兴中免解进士,晃精于文字、音韵、训诂之学,为海内所宗,尝闭户著书,用功勤苦,砚为之穿,学者称为铁砚先生。著述除《禹贡

  • 唐碑缩本

    四十种。清钱泳(生平见《朴园藏帖》)临。歙县鲍氏刻于杨州。原本一百三十八种。兵燹后石多散失,由江清骥购八十七石,载至杭州,归于诂经精舍。时在彼讲学的俞越取唐碑四十种,依年编次。江清骥又补刻目录,嵌其石

  • 大全赋会

    五十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皆南宋程试之文。案宋礼部科举条例,凡赋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。其官韵八字、一平一仄相间,即依次用。若官韵八字不相间,即不依次用,其违式不考之目,有诗赋重迭用事,赋四句以前不见题、赋

  • 嘉荫簠论泉绝句

    二卷。清刘喜海撰。刘喜海,详见《长安获古编》条。本书分上下两卷,前有嘉定周其悫序,后有道光十八年张开福跋。卷首有凡例九条,上卷八十六绝,下卷一百一十四绝,共诗二百首。每诗之下,各附笺注。刘氏喜好金石,

  • 宝丰县志

    二十四卷,清陆蓉修,武亿纂。陆蓉,字镜塘,江苏吴县(今苏州市)人。乾隆五十二年(1787)任知县。武亿详见《偃师县志》。宝丰县志,自乾隆八年(1743)重修后,四十余年未修。陆蓉上任十年,时以修志为念

  • 说文古文考证

    二卷。清蔡惠堂(其生平未详)撰。惠堂江苏徐州人。是书上卷总论《说文》所引古文,辨正各家之说,以衷一是;下卷分考古文字体,于形声义不易辨识者加以考证。其上卷辨正各家之说谓“《说文》所载古文,非尽古文”,

  • 铜马编

    二卷。明杨德周(约1627年前后在世)撰。杨德周,字齐庄,鄞县(浙江宁波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四十年(1612)举人。官历古田、高唐知县。著有《淡圃芋记》。此集为其崇祯中为福建古田知县入觐京师,往返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