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邹平县志

邹平县志

①八卷。清徐政修,马驌纂。徐政字圣齐,吴郡人,顺治十四年(1657)任邹平县知县。马驌字宛斯,一字聪御,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官至知县。著有《左传事纬》,《绎史》。顺治十六年,徐政开局修志,延马驌为主纂,顾炎武为校编,于十七年(1660)志成。《邹平县志》顺治十七年刻本。全书八卷,分为:卷一方域、山川、、古路;卷二城池、公署、学宫、祀典;卷三户口、土贡、田赋、物产;卷四封建、职官;卷五后妃、戚畹;卷六名贤、隐逸、孝子、列女、流寓;卷七科目、辟举、贡监、封荫、武职、吏椽;卷八仙释、寺观、冢墓、灾祥、遗文、杂志。此编勤搜细核,援引得当,义例条分缕析,脉络井然,文简事赅,堪称佳作。②八卷。清程素期修,程之芳纂。程素期字琰沙,天都人,出身贡生,康熙三十四年(1695)任邹平知县。四十一年(1702)升行人司行人。《邹平县志》康熙三十四年(1695)刻本。全书八卷,分为:卷一方域志;卷二建置志;卷三赋役志;卷四官师志;卷五选举志;卷六人物志;卷七艺文志;卷八杂志。此志基本承袭顺治徐政志而作。然重编尽变徐志前法,不合体裁,疏漏尚多。③十八卷。清李琼林修,成启时、成瓘纂。李琼林字西圃,贵州兴义人,出身举人,乾隆五十四年(1789)至嘉庆八年(1803)任邹平知县。成启时字静溪,邑人。成瓘详见道光《济南府志》。李琼林掌邹平后,锐意修志,采访十四年,以任官相终始,历八年而成。《邹平县志》嘉庆八年刻本。此志条例整严,且复顺治徐政志之分门设目,同时,尚能广摭旧闻,订正前志之失。④十八卷。民国栾钟垚、赵咸庆修,赵仁山纂。栾钟垚字星壑,栖霞人,日本法政大学毕业,民国初年任邹平县县长。赵咸庆字稷辅,安徽寿州人,山东法政大学毕业,民国三年(1914)继栾钟垚任县长。赵仁山字寿堂。《邹平县志》民国三年(1914)刻本。此志体例依照道光罗宗瀛本。始自道光十六年至民国二年,搜集八十年间事。其中“总纪”。较详细记载了清末农民起义情况,尚有参考价值。此外,“职官”和“宦迹考”,内容丰富,资料翔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洪文襄公年谱

    一卷。清法式善(1752-1813)撰。法式善原名运昌,字开文,号时帆,一号梧门。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进士,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,著有数十种书籍。该书记明末清初洪承畴事,自万历

  • 元史纪事本末

    二十七篇。明陈邦瞻(?-1623)撰。邦瞻字德远,高安(今属江西)人。万历进士。历福建按察使,福建、河南布政使,累官兵部右侍郎,总督两广军务。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(1606),是他继《宋史纪事本末》

  • 蓬庄诗集

    六卷。清沈虹(约1729年前后在世)撰。沈虹字卫梁,一字谓梁,号蓬庄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雍正举人,官句容教谕。工诗,乾隆间荐举博学鸿词不遇。本集由沈虹自编,以作诗先后为序,起康熙四十六年(1707

  • 经学辑要

    二十四卷,清吴颎炎辑。字亮公,浙江诸暨(今浙江诸暨县境内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举人。是书首有李慈铭、俞樾、王咏霓、陈遹声各序,正文共辑古今经解二十三种,目的在于帮助科举考试的士人熟悉各种观点。由于辑者学有

  • 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

    见《说岳全传》。

  • 复堂杂说

    一卷。清史白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史白字坚又,鄱阳(今江西省波阳县)人。《复堂杂说》内容是杂论经史之语,其解易卦,多尚互体,颇能复古,其余内容都是习见之语。首尾仅四十余则,包括随笔札记,而后人抄撮成帙者。

  • 人帖

    四卷。清铁保(生平详见《惟清斋法帖》)辑。嘉庆十一年(1806)刻成。是铁保督漕运时,与汪稼门中丞出资所刻。所收宋二人,为范仲淹与文天祥。明二十五人,为方孝孺、王守仁、于谦、杨继盛、赵南星、高攀龙、熊

  • 隶八分考

    一卷。清顾蔼吉撰。参见《隶辨》。是书讨论隶与八分之辨,旨在澄清这个自来聚讼不休的问题。顾氏取《说文序》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、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、《晋书·卫恒传》、《四体书势》、《唐六典》、张怀瓘《书断》

  • 周髀算经

    二卷。音义一卷。佚名著。全书七千余字。原称周髀,唐代始用今名,立于学官。髀者股也。周代于地立八尺之表以为股,其影为勾,故称周髀。其书有关天文学方面,主要阐述盖天说和四分历法,璇玑四游的文字证实当时已观

  • 岭上纪行

    一卷。明彭孙贻撰。彭孙贻,字仲谋,江苏海盐人,此编纪自海盐入赣往返行程,为日记本,记当时乱后凄凉情状,兼及金声桓、王得仁倡乱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