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过云楼法帖

过云楼法帖

八卷。清顾文彬辑。光绪九年(1883)刻成。所收从唐代智永至明代董其昌。智永《千字文》为董其昌所藏,后归冯伯衡。缺“龙师火帝”以上数行。与薛绍彭西安刻本不同,其书气韵古质,非唐后人笔。古书迹失名者多,如章草《月仪》、《兰亭诗》、《景福殿赋》之类。后人以为《月仪》是索靖所书,《兰亭诗》为柳公权书,《景福殿赋》为孙过庭书。但其书与这几家都不相似,既然是古人书,何必非要定为哪一家的呢?如《千字文》,何必非属于智永才能可贵呢?此帖中范仲淹手札,无宋人气味,也许出于临仿。米芾《千字文》、《赵世恬墓志》也不是真迹。有元和顾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桥稿

    十八卷。明郑文康(1413-1465)撰。郑文康,字时又,号介庵,江苏昆山人。正统十三年(1448)进士,见者都以公辅期之。观政大理寺,未久移疾归。父母继丧,遂绝意仕进。居家枕藉经史,操觚顷刻千言。稿

  • 宋朝名画评

    三卷。又名《圣朝名画评》。宋刘道醇撰。其生平见《五代名画补遗》。是编分六门:人物、山水林木、畜兽、花卉翎毛、鬼神、屋木。每门下又分神、妙、能三品,品又分上、中、下三等。共录六门三品五十四等一百一十人,

  • 续修云林寺志

    八卷。清沈彪纂。沈彪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翰林院编修。灵隐(位今杭州市)为浙江首刹,自韩昌黎始为寺纂志,其后有孙治、吴门徐增修成《灵隐寺志》。清康熙皇帝赐“云林”匾后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厉鹗之续修

  • 希澹园诗

    三卷。明虞堪撰。虞堪,字克用,一字胜伯,号青城山樵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元末隐居不仕。堪隶籍长洲,而集中皆于蜀有故乡之思。考《宋史》虞允文本蜀人,而虞集亦每自署西蜀。堪于允文为七世孙,于

  • 瓶庐诗钞

    四卷。《词钞》一卷。《文钞》一卷。清翁同和(1830-1904)撰。同和,字叔平,又字声甫,晚号松禅。江苏常熟人。咸丰六年(1856)一甲一名进士。授修撰。咸丰八年(1858)典试陕甘,授陕西学政。后

  • 姑苏志

    六十卷。林世远修,王鏊纂。世远,广东四会县人,弘治十五年,以监察御史升任苏州知府。鏊字济之,吴县人。成化时乡会殿试皆第一,连中三元,历官至国史副总裁、吏部右侍郎。告归后知府林世远礼聘为府志总纂。姑苏为

  • 名世类苑

    十六卷。明凌迪知(约1571年前后在世)撰。凌迪知,字乌哲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官至兵部员外郎。凌迪知著述甚丰,有《左国腴词》、《太史华句》等多部。《名世类苑》是一部记叙从洪武到嘉靖共

  • 朱邦宪集

    十卷。明朱察卿(约1561年前后在世)撰。朱察卿,字邦宪。上海人,生卒年不详。福州知府朱豹之子。据王兆云《词林人物考》,可知朱姓为上海著姓,世传经学。邦宪自晳飘髯,善谈笑,而特好饮。其性格任侠豪迈。隆

  • 砚炉阁诗集

    五卷。清冷玉娟(1662-?)撰。冷玉娟,字珊珊,自署人间业者。山东莱阳宋氏家人子。清初诗人。初入周西斋家为女乐,教之学诗,得千余首。康熙十五年(1676)年,冷玉娟年满十五岁,嫁给吴川知县胶州宋世远

  • 四书醒义

    不分卷。清孙诠撰。其子用桢补。孙诠字静子,号檐峰,河南辉县(今河南卫辉市)人。授内阁中书。是书为孙诠晚年所作,至《孟子》“宋小国章”而止。其子用桢补成完书,并质正于方苞、刘岩、戴名世诸人,始付之梓。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