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书偶识

读书偶识

十卷,附一卷。清邹汉勋撰。汉勋字叔绩,湖南新化县人,咸丰元年举人,承其父文苏之学,对于《易》《诗》经训、史家地理、音韵小学、金石书画等无所不究,以博学名于世。此书是他居高平山时,读《易》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春秋》《尔雅》诸经之所得。多能补前辈所未及。原《序》称,破前人之训故,必求唐以前之训故方敢用;违笺传之事证,必求汉以前之事证,方敢从。其说与毛奇龄的专攻前人相比,同为说经,却更为淳正不杂。例如,其谓姜嫄后稷事有三义,毛传、马、王为一义,《列子》《史记》《列女传》《郑笺》为一义,《春秋》“元命苞姜嫄游閟宫”,及《尔雅》“舍人”注以敏为晦又一义,尤为精确。其他如《文王世子东序》“瞽宗上庠”,谓《乡射礼》郑注“周立四代之学于国”,上庠即四学。“天子一娶九女”,则谓《白虎通义》《曲礼》《王制》《昏义》所言有两义,一为内官,一为嫔御。皆考证赅洽,于经义颇有发明,确实不是空谈者和那些以捃拾为博者所能及。只是据张霸伪作的一百零二篇,认为这是《今文尚书》有一百零二篇的证据。此议失察。考《汉书·儒林传》曰:“世所传百两篇者,出东莱张霸。分析合二十九篇,以为数十。又采《左氏传》《书序》,为作首尾,凡百二篇。篇或数简,文意浅陋,成帝时求其古文者,霸以能为百两征。以中书校之,非是。”《论衡·佚文篇》曰:“东海张霸通《左氏春秋》,案百篇序,以左氏训诂造作百二篇,具成奏上,成帝出秘尚书以考校之,无一字相应者。成帝下霸於吏,吏当器辜大不谨敬。成帝奇霸之才,赦其辜,亦不灭其经,故百二篇书,传在民间”云云。邹氏不知百两之篇,乃张霸所臆造,与郑注三十四篇,《逸书》二十四篇,毫无干涉。宋元以来诸大儒,均为《正义》所误。毛奇龄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断是对的,只是他据张霸西汉人,郑玄东汉人,以驳《正义》,则《正义》原义并未坐实张霸为何时之人。邹氏学问笃实,不尚臆谈。此一失察,实为白璧微瑕。有光绪六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迟悔斋经说

    一卷。清曹肃孙(1795-?)撰。肃孙字伯绳,河南洛阳(今洛阳市)人。幼承家学,工文章,而穷于遇,应乡试十几次均名落孙山,晚年司铎于乡里。除此书外,还著有《迟悔斋文钞》、《迟悔斋杂著》等。本书为肃孙说

  • 兰云菱梦笔记

    一卷。清代况周颐撰。此书是作者在常州、镇江、扬州、南京诸地时的笔记。书中谈论金石,考证古迹,记述人物遗踪,如记载黄仲则、赵怀玉、洪亮吉、赵翼等人的事迹;书中还列举了识辩玉台名翰目录;记载了扬州、常州的

  • 书义原古

    一卷。清张瓒昭撰。张瓒昭字斗峰,湖南平江人。此书所刊行的,只是卷三,也就是《禹贡》一卷。开始时,此卷说秦汉以后,儒者的训诂皆局限于自己的见闻,不能推明圣人之意,表章此篇的实义,因而推明经文,力图补旧说

  • 诗话总龟前集

    四十八卷。《后集》五十卷。宋阮阅(详见《郴江百咏》)撰。此本为明宗室月窗道人所刊,前有郴阳李易序。分为前后两集,前集为圣制、忠义、讽谕等四十五门;后集为圣制、赓歌、御燕等六十一门。按类汇集有关资料,以

  • 陶朱公养鱼经

    见《养鱼经》。

  • 太谷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明乔允升修,戴可进纂。乔允升字鹤皋,河南孟津县人。出身进士,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来太谷县任知县。戴可进字渐鸿,满州人。由贡士任太谷县知县。《太谷县志》创修于允升,后经兵乱而版帙遗失。清顺

  • 何氏语林

    三十卷。明何良俊(详见《四友斋丛说》)撰。此书承袭晋人裴启《语林》之名,而体例、门目也完全仿效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》。搜罗了两汉至元代正史所列,传记所存的士大夫的言谈举止、轶闻琐事,共二千七百余事,精心

  • 新世弘勋

    二十二回。题“蓬蒿子编”,作者真实姓氏无考。书成于清初,长篇小说,主要叙述明末李自成起义,明朝灭亡事,终于清朝立国。该书以《剿闯通俗小说》为底本,增益首尾,重新加工而成。因其时已是清朝,故该书不再称满

  • 云庄礼记集说

    十卷。元陈澔(1261-1341)撰。浩字可大,号云庄,一号北山,江西都昌人。澔少承家学,好学博古,宋末隐居不仕,授学乡里,学者称为经师先生。是编书名取之于己号,成书于至治三年(1322),集有元以前

  • 蝶几图

    一卷。明严澄(详见《松絃馆琴谱》)撰。是书是据《燕几图》变通而成。《燕几图》以方几长短相参,是书则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,几案形状如蝶翅,所以叫蝶几。其式有三,其制有六,其数有十三,其变化之式共有一百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