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辨坻
四卷。清毛先舒(1620-1688)撰。生平详见《声韵丛说》条,是编评历代之诗,首为总论,依次为经、逸、汉至唐、杂论、学诗经录、竟陵诗驳议,最后以词曲压卷。“坻”者,取扬雄“所作方言如鼠坻之与牛场,用则实五稼,饱邦民不用遂为粪壤”之意。是书不论宋、元诗,好高论。如谓常建“深入强千里”为不知句法,谓元结《欸乃曲》伧父之状,令人欲呕,又谓李白《清平调·三章》“云想衣裳”句落填词纤境。其所推许者唯明代李攀龙一人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为存目,并加以介绍。
四卷。清毛先舒(1620-1688)撰。生平详见《声韵丛说》条,是编评历代之诗,首为总论,依次为经、逸、汉至唐、杂论、学诗经录、竟陵诗驳议,最后以词曲压卷。“坻”者,取扬雄“所作方言如鼠坻之与牛场,用则实五稼,饱邦民不用遂为粪壤”之意。是书不论宋、元诗,好高论。如谓常建“深入强千里”为不知句法,谓元结《欸乃曲》伧父之状,令人欲呕,又谓李白《清平调·三章》“云想衣裳”句落填词纤境。其所推许者唯明代李攀龙一人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为存目,并加以介绍。
二十一卷。明夏言撰。(见《南宫奏稿》)。该集增加作者任谏官时所上奏疏的汇集,分为二十一卷。嘉靖十八年(1539)刊行此书,该集所收奏议,仅“议礼”一事有关典制沿革,其余参考价值皆不大。
六卷。清许祖京撰。许祖京字依元,浙江德清人,乾隆进士,官至广东布政使。许祖京在其自序中称,他于“乾隆壬寅(1782年)八月往勘黑井水灾,箧中唯携《书经》,公暇辄披诵,循经文语意,衍为述注,示儿曹,使通
一卷。清邱壡撰。壡字铸人,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,布衣。是篇随意涉笔,间有精切语。如谓心意知即物而生,当身合下都到。才格即致,才致即诚,才诚即正,才正即修。修身以下有本末,修身以上无本末。谓为民父母,与
八卷。清纪昭(生卒年不详)撰。纪昭字懋园,号悟轩,献县(今河北省)人。乾隆进士,官内阁中书,父病后,告假归家,与弟纪昀同励学。著有《毛诗广义》。《养知录》是纪昭的一部杂纂之作,编辑训课家庭之作,杂引诸
一卷。晋虞喜(281-356)撰,清马国翰辑。喜字仲宁,余姚(今浙江绍兴)人,少立操行,博学好古。永嘉、太宁、咸康中,累徵不起。永和初有司议祧庙不能决,朝廷遣就喜询访。喜专心经传,兼览谶纬,著《安天论
八卷。清张鹏翮(1649-1725)撰。张鹏翮字运青,又字宽宇,遂宁(今属四川)人。康熙进士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。曾随索额图与沙俄谈判,订立《中俄尼布楚条约》。又曾奉命治理黄河。著作除本书外,尚有《圣谟
一卷。清黄家遴撰。黄家遴奉天(今辽宁沈阳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至嘉兴知府。本书记载明代杨继宗遗事。杨继宗字承芳,阳城人,曾任嘉州知府,号为良吏。本书即记载其在嘉州任职时政绩。书末所附杨继宗本传一篇,较《
一卷。作者不详。宁海将军固山贝子,即富喇塔。康熙十三年(1674),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,康熙帝命富喇塔等率兵讨之。本书所记即富喇塔在温州与耿军作战及暂回处州之事,起于康熙十五年(1676年
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,清裴显忠纂修。裴显忠,曾任德阳县知县。此篇继吴志而作,相距只二十五年。盖裴氏任县令六年,以身之所经历,耳目之所见闻,取前志删繁订误,以续以补,不相沿袭,故别于旧志曰新。其门类则斟酌
十一卷。清钱大昭撰。钱大昭,有《汉书辨疑》已著录,《后汉书辨疑》体例与他所撰著的《汉书辨疑》大体上相同。统观全书,卷四《安成孝侯赐传》“同抛财产”,引《史记·三代世表》“抛之山中”,证论“抛”字不是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