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经附义

诗经附义

不分卷。清纪大奎撰。纪大奎字向辰,号慎斋,临川(今江西省临川县)人。乾隆年间举人,历官昌乐、什邡等地知县,颇有政声,后擢任合州知州,生卒年不详。著作有《双桂堂稿》、《续编》、《遗稿》刊行于世。此书就是《双桂堂稿》中的一种。此书不分卷,也不载经文,只是有所议论,就分别录入,也不加标题。考证纪氏所论,共有《小雅》二条、《大雅》二条、《周颂》一条、《召南》一条,基本上是遵循孔子“兴观群怨”的宗旨,主要是推阐诗义,不以训诂为能事,又借诗以立训,反复引发阐明,要务在于推求兴衰治乱之理,不都是疏解诗人的本意,所以以附义命名此书。此书议论多而考证少,尽管议论较透畅,但在经解中,终为别体,不是说经的正宗。此书有《双桂堂稿》本传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是先生弟子记

    四卷。北宋刘敞(1019-1068)撰。刘敞字原父,世称公是先生。临江新喻(今江西新余)人。官至集贤院学士,判南京(今河南商丘)御史台。敞有《春秋传》已著录。是书题曰“弟子记”而文章风格古雅,与敞所注

  • 萤雪丛说

    二卷。南宋俞成(生卒年不详)撰。俞成字元德,东阳(今浙江金华)人。是书卷首有庆元庚申(1200)俞成自序,称年四十后即不应科举,“优游黄卷,考究讨论,付之书记,囊萤映雪,无所不为,尘积日久,遂成一编,

  • 解弢集

    一卷。明邓云霄(约1613年前后在世,)撰。邓云霄,字元度,广东东莞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)进士。累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。著有《百花洲集》、《漱玉斋集》《冷邸小言》等。云霄论诗以妙语为宗

  • 溪山堂草

    四卷。明沈思孝(1542-1611)撰。沈思孝,字纯,浙江嘉兴人。隆庆二年(1568)进士,累官右御史。著有《奏录》,已著录。是集乃其晚年之作。凡四卷。思孝名入琅琊四十子之列。论者称其晚交姚士粦,故间

  • 春秋正业经传删本

    十二卷。清金瓯撰。金瓯字完城,一字宁武,浙江秀水人。此书系专为科举而作,书名中“正业”一语即指举业,因此,作者将《春秋》经文中不宜用来命题的文字尽行删去,所以又称为“删本”;至于“传”这部分,其内容则

  • 三垣笔记

    三卷,附识三卷。明李清(详见《南北史合注》)撰。此书所记大都是李清于明崇祯、弘光两朝,历官刑、吏、工科给事中时所见所闻,故名之为《三垣笔记》。书中记明末朝章典故和重要廷臣的言行事迹,并及崇祯、弘光二帝

  • 孙子

    一卷。晋孙绰(详见《论语集解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隋唐志道家类都著录孙绰撰《孙子》十二卷,有些书引用其说常作孙绰子,是为了别于战国时孙武子。孙绰所撰之书,早已亡佚,清马国翰辑得二十余节,作为一卷。其后黄

  • 疏影轩遗草

    二卷。清何玉瑛撰。何玉瑛,字梅邻,生卒年不详。福建闽侯人,晋州知州何崇之女,郑楠之妻。此书有嘉庆十七年壬申(1812)睫巢书屋刊本,民国初年,郑氏以活字排印,前有汪廷珍、黄世发所作序、行状及《左海诗话

  • 澹园诗续稿

    二卷。清于祉撰。生卒年未详。于祉字燕受,别号淡园。山东潍县人。道咸间,以诸生隐居教授,终于乡。于祉诗多寓情淡泊,自抒所得。然才力不足,又不求甚解,不免失之于浅陋,此其蔽也。集中亦时有佳名,如《戊午祀灶

  • 唐句分韵初集

    四卷,二集 四卷,续集 二卷,四集 五卷。清马翰(生卒年不详)撰。马翰字炎洲,顺天(今北京)人。其书收唐人诗句,分一百零七韵编次而成。初集,二集,兼取五言和七言。续集和四集只取七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