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经旁通

诗经旁通

十五卷。元梁益(生卒年不详,据《元史》记载,享年四十六岁)撰。梁益字友直,号庸斋,祖先为福州人,又自号三山。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梁益博通文史,一生不仕,教授乡里,广收学徒。“学术醇正,为世师表”(《元史·陆文圭附传》语)。著述除《诗经旁通》外,还有《三山集》、《诗绪余》、《史传姓氏纂》等。元儒说诗,都是朱熹《诗集传》的疏解,《诗经旁通》也不例外,但他选取《诗集传》中有关名物、历史、地理、音韵、艺术等语词进行训释,可谓之《诗集传语词注解》。这种以语词训解的角度治诗,为梁氏所独创。其贡献之一,书中录用许多古代文献资料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,解决《诗集传》中一些难题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;二,不拘守一家之言,常并列不同于朱子之说的材料加以参照,供深入研究和思考。所以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誉为:“是是非非,绝不坚守门户”。不足之处是,一些注释望文生义,强作解人。如《召南·甘棠》中“勿剪勿拜”之“拜”本为“扒”的假借字,他却以“人身之拜”解之,几成笑料。在资料运用上,有时鉴别不精,画蛇添足,因此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讥之:“冗赘之文,讦漫无理,可已而不已者也”。版本有《常州先哲遗书》第一集。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湛渊遗稿

    三卷。补一卷。元白珽(1248- 1328)撰。珽字廷玉,号湛渊。杭州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与仇远齐名。任常州路儒学教授、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。晚年卜居杭州西湖。明成化《杭州府志》载珽著《湛渊集》八卷。《文

  • 敏学轩述记

    十六卷。清陈世箴(生卒年不详)辑。世箴字筱林,丹徒(今属江办省)人。是编乃世箴嗜读古书,采诸家文辞,体仿《文选文苑总集》,汇编成辑。内容多记忠臣孝子,遗文轶事,人心风俗之事,意在垂世立教。其记忠孝节烈

  • 春秋辨疑

    四卷。萧楚(1060-1130)撰。萧楚字子荆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宋代经学家。元符乡举,考进士不第。时蔡京当国,禁《春秋》学,萧楚愤嫉其奸,预言蔡京当仿王莽篡国,发誓不出仕。遂隐居三顾山下,自号“

  • 中原音韵

    二卷。元周德清撰。周德清(1277-1365年)字日湛,号挺斋,瑞州高安(今江西高安县)人。《高安县志》云:“周德清,号挺斋。暇堂人。工乐府,精通音律。所著有《中原音韵》行世。虞伯生序之曰:随时体制,

  • 寒松阁集

    五种,二十卷。清张鸣珂(详见《说文佚字考》)撰。是书所收五种,《说文佚字考》四卷,本辞典有专条介绍,可参阅。《疑年赓录》二卷,考列清代著名人物四百余人之生卒年,辑为两卷。钱大昕有《疑年录》四卷,取古今

  • 金陵丛书

    四集,五十四种,四百七十六卷。民国蒋国榜编。蒋国榜字苏盦,江苏上元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丛书最初是江宁翁长森,辑其乡贤遗著世所罕传者,从六朝到当世,约数十种,欲刊刻,后因病逝未刊成,传其书于蒋国榜,蒋氏择五

  • 四书集疏附正

    二十一卷。清张秉直撰。秉直集成《四子书疏》后,间有私解,积久成帙,名曰附正。是书成于乾隆二十年(1755),有自序。至道光十五年(1835),同里连毓太为之梓行,毓太也有序,称“秉直博览群籍,遍读濂洛

  • 形声类篇

    五卷。清丁履恒(1770-1832)撰。履恒字道久,一字若士,号东心,武进(今属江苏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拔贡,官至肥城知县。著作尚有《春秋公羊例》、《左氏通义》、《毛诗名物志》、《宛芳阁杂著》等

  • 书集传

    六卷。宋蔡沈(1167-1230)撰。沈字仲默,号九峰,元定之子,建阳县(今属福建)人。沈少学于朱熹,年仅三十,遂弃举子业,专心研究理学;元定谪道州,沈从之,与父常以理义自娱;元定去世,沈徒步护丧归。

  • 裒碧斋词

    一卷。清陈锐(约公元1892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锐字伯弢,号裒碧,湖南武陵人。光绪十九年(1893)举人,曾官江苏知县。尝学诗于邓弥之、王闿运,雅好为词,著有《裒碧斋词》、《裒碧斋词话》等。《裒碧斋词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