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袜线集

袜线集

① 十五卷。明萧仪(1384-1421)撰。萧仪,字德容,乐安(今江西乐安县)人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)进士,任吏部主事,因言事忤旨,下狱死。著有《袜线集》。是集为其子萧超进所编,按其原刻目录所示,凡文十卷,诗十卷。但此本实则仅存十五卷。观集中之文,未见缺少,盖诗散佚五卷。其文有纡徐曲折之致,但意境未见深远。其诗则亦文人共有之趣,无非抒情、怀古、咏亭台楼阁,发思古悠情之作,盖时尚使然也。故诗文名皆不显著。是集收入《四库全书·存目》。② 五卷。明史杰(1410-1491)撰。史杰,字孟哲,号敬庵,浙江吴兴人。官大河卫百户。生平事迹不详,待考。此编首有弘治五年(1492)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经筵官兼修国史。长沙李东阳及成化十四年(1478)江西广信府知府前礼部员外郎山阳金铣序文。后有弘治四年(1491)自作后序,年已八十有二,杰即于是年下世。盖及其身得见此书刊行,于愿已偿。据自序言杰年十五时,即从漕运总兵官陈某之劝,言武职子孙,宜入儒学读书,习知礼法,遂入山阳邑痒。又翌年,以例出习武艺。习武之暇,亲士人蔡以行讲论通鉴。年二十,循列代祖职。时泰州王礼庄有诗名,教之习诗,以唐音为本。自是十余年切磋苦学不绝,及垂老致仕,犹不废吟咏。自选其诗以古今体类次,名之曰袜线,用自喻其寡陋。授其子千户诚刻之,杰已垂垂之老。杰以武人而作诗不类赳赳者流,格调闲雅,体制遒古。此本棉楮精印,盖以天一阁故物。朱竹垞《明诗综》失收。《千倾堂书目》列入集部天顺条下,亦未译卷数,不可谓非罕见之秘籍。有明弘治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吏部铨选汉官品级考

    四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本书也是锡珍等奉敕撰修的八十七卷书的一部分。共分四卷。卷一,自正一品至从四品;卷二,正五品至从六品;卷三,正七品至从八品;卷四,正九品至未入流。书末附有“铨选汉军品级考”,所述自内

  • 国朝山右诗存

    二十四卷。《附集》八卷。清李锡麟撰。李锡麟字铁船,又字石臣,山西泽州(今晋城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山右者,山西省之别称,因在太行山之右(西)得名。山右诗自赵懿侯《晋风选》、范彪《西晋诗选》、秦紫峰

  • 澄清堂帖

    十卷。不著刻者姓名。该帖以甲、乙、丙、丁等十天干为分卷标志,现仅存前五卷王右军书。由于该帖直到清乾隆时才有论及,明以前未见著述,故对该帖真伪各执一词。董香光等认为是南唐时刻,程南村则认为是宋人伪帖。据

  • 读左比事

    十二卷。清刘溱(1829-?)撰。溱字芙裳,黄冈(今湖北黄冈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据篇首自序,称此书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(1902)付梓刊行,时年七十四岁,知刘溱生于清道光九年己丑(1829)。《读左比事

  • 陶诗汇注

    四卷。清吴瞻泰撰。吴瞻泰字东岩,安徽歙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本书为陶潜诗注汇集,共四卷,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(1705)。首卷载宋吴仁杰、王质二家年谱,末卷附诗话百余条。集中诗注则采宋代汤汉、元代刘履、明代

  • 字韵合璧

    二十卷。不著撰人名氏,只题“明鄱东朱孔阳订正刊行”。篇中分上下两栏:上栏辨音韵,下栏列偏旁。其中谬误百出,不可枚举。分韵则从《洪武》并合之本,分部则乱许慎《说文》之例,没有什么价值。《四库提要》据内府

  • 加年堂讲易

    十二卷。清周渔撰。周渔字大西,兴化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。官至翰林院编修。该书前有自序,称“与朱子《本义》、《程氏易传》及古今来言《易》之家大相违戾。谓直接加年寡过之学,渔不敢当也。谓四圣人觉

  • 乍浦备志

    三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邹璟撰 邹璟,字元培,号芷珊,乍浦人,著有《南园杂识》。《乍浦备志》道光八年(1828)刻本,全书三十六卷首一卷,分二十四门,为:卷一地图,卷二山水,卷三城池,卷四书院,卷五公署,

  • 黄门集

    三卷。明陈与郊撰。陈与郊,字广野,号玉阳仙史,海宁(今属浙江海宁县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太常少卿,工于乐府,著有《檀弓辑注》、《方言类聚》、《广修辞指南》、《杜诗注评》、《隅园集》、《文选章句》、《昭君

  • 胡非子

    一卷。周胡非子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关于胡非子的生平事迹,史书记载极略。汉应劭《风俗通义·姓氏篇》云:“胡非氏,胡公之后有公子非,其后子孙因以胡非为氏。战国有胡非子,著书。”由此可知,胡非是战国时期人。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