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蔀斋集

蔀斋集

十五卷。明林志(?-1427)撰。林志,字尚默,闽县(今福建闽侯)人。永乐十年(1412)以第二人及第,授编修。历修撰侍读右春坊谕德。他居官淡于荣进,以雅尚为朝士所称,诗也因此表现出淡雅的情怀。事迹具详《(万历)福州府志》人物传。著有《蔀斋集》,此编首列祭文,次为国史名臣列传,又次正统八年(1443)天台王用盛序。又次万历五年(1577)六世孙光华序。盖万历重刊正统之本。初志所撰诗文,共编十五卷,其子云瀚藏之,欲版行而力有未逮。正统中,巡按御史张处告恐稿散佚,命四庠掌教为之选校,录其深古者付梓,为第一刻。正德五年(1510)曾孙士昭以正统旧版朽落日甚,寻得旧本补完重刻,为十二卷。《天一阁书目》载蓝丝栏抄十二卷本,即从之出,此为第二刻。万历中,六世孙光华据家藏正统本,复辑佚文,得《西园雅集序》、《心白斋记》、及辞、跋、箴、铭、赞、说等、诗文共六十六篇,皆昔所未见,乃以行状、志铭、表传暨名公奏章、哀辞等附录于后,付活字版印行,即是此本。志为王孟扬弟子,诗沿闽派,时有清出流逸之笔,而别饶鲜润。文以记序之作为多,谨严有法,无冗沓散漫之习。此本前后有闽中徐惟起藏书印一印。卷三后又有徐氏手补迎潮亭序二叶,为集中所未收。眉端间有朱笔评识。盖即徐氏家藏书目著录之本,弥足珍重。有明万历木活字印本存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山记

    一种。清罗泽南撰。罗泽南,号罗山,罗山人。其于修业之暇,时时眺览罗山,谓足以涤尘垢,宣抑郁,因撰此书。《罗山记》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,为一种。其谓罗山曰,以群峰钩连,四面罗列,故名。又曰,山势远自西来,

  • 尚书序录

    一卷。清胡秉虔撰。胡秉虔字春乔,安徽绩溪人。本书多本王鸣盛《尚书后案》和江声《尚书集注音疏》之说,其中尤以江氏之说为多。如“太康失邦,昆弟五人,须于洛汭,作五子之歌”,胡氏引江声云:“太康,启之子也。

  • 伤寒标本

    见《伤寒直格方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》。

  • 浙东纪略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人徐芳烈撰。徐芳烈,字涵之,浙江萧山人,选贡出身,鲁王时曾官中书舍人,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。《浙东纪略》记乙酉年(1645年)清兵破金陵,弘光出走,浙东抗清一年间情事。是时清尚未能统一江南

  • 续高平县志

    十六卷。清陈学富、庆钟修,李廷一纂。庆钟字持盦,满洲人,出身进士,光绪三年(1877)任高平知县。后调署阳高,六年复任。《续高平县志》光绪六年(1880)刻本。此志系续同治六年知县龙汝霖志而作。可称之

  • 潞州志

    十二卷。明马暾纂修。马暾字廷震,出身进士,明弘治间任潞州知州。弘治初年,马暾莅位,乃以修志为己任,历数月,志成。《潞州志》明弘治八年(1495)刻本。全书十二卷,分为:卷一建置沿革、郡名志、分野志、疆

  • 台湾郑氏纪事

    三卷。川口长孺(生卒不详)编纂。川口长孺,日本水国藩国史总裁。该书记郑氏始末,涉及明末事。上起庆长十七年(1612),下至元禄十三年(1700)。搜求明清间诸书及日本各家撰述,隐括缀辑,排比熔铸,萃为

  • 双奇梦

    见《金云翘传》。

  • 周忠介公遗事

    无卷数。清彭定求(1645-1719)撰。彭定求字勤止,号访濂、南畇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康熙二十五年(1686)进士,官至翰林侍讲。学术近出汤斌,远尊王守仁。平生著述甚丰,除本书外,尚著有《阳明释

  • 算数书

    无卷数,不知撰人。这是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第247号西汉早期墓葬的一部竹简书。全书约有二百根竹简,其中一百八十根较完整,十余根已残破,总字数约七千余字,是一部写有六十多个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