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义记

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义记

①一卷。隋代释慧远撰。慧远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义记》辞条。《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》是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十三年(436)所译。除此译本外,汉地还有以下两种译本。一是北凉昙无谶玄始年间(412-428)译,名之《胜鬘经》一卷。现仅见唐智升《开元释教录》阙本所列。二是唐菩提流志于神龙二年到先天二年间(706-713)译,名之《胜鬘夫人会》一卷,编入《大宝积经》第四十八会,今存。在汉地三种译本中,刘宋译本最为流行。此义记就是对刘宋译本的经疏义解。此义记应是三卷,今惟存上卷,释初至四章。此经共分十五章,以一乘体用自利利他为宗。经中胜鬘夫人发十弘誓愿,广叹如来真实第一义功德,广说大乘了义及二乘不了义。力陈断一切疑,决定了义,入一乘道。义记释如来所说,净土有三,即一法性土,二实报土,三圆应土。在释十受章中,指有六阶。具体内容是初失佛果,二失十地行,三失初地心,四失解行心,五失种性心,六失种性前善趣位中净信。义记还以教行义三分别,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浅深。此义记可谓精通玄极,妙尽教源。信足以前万古之声根,朗千年之暗室。在历史上曾产生过较大影响。今仍是研习《胜鬘经》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。现常见版本是续藏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尽心编

    一卷。《证语》二卷。《海欧居日识》二卷。明陈伯友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伯友,字中怡(一说为仲恬),济宁(今山东省济宁县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41)进士,授行人,擢刑科给事中,累抗疏言事,以丁忧去职。及服

  • 嵩阳学凡

    六卷。清代景日昣撰。景日昣字东阳,登封(今属河南)人,康熙进士,官至户部侍郎,著有《说嵩》、《嵩岳庙史》等书。全书依据《大学》中的八条目分八类目,每类目下又分出子目至数百条,每条目下摘列了诸儒家的语录

  • 甲申传信录

    十卷。明末清初人钱撰。钱又名钱士馨,字稚拙,号稚农。浙江平湖县人,贡生出身,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。钱曾发愤研究经史,多所撰述,著有《赓笳集诗》。晚年入京师,遇甲申之变,后见《国变录》、《甲申纪变》、《国

  • 原始上真众仙记

    见《枕中书》。

  • 宗谱纂要

    一卷。明王应昌撰,王锬续成。应昌字亮之,嵊县(今属浙江)人,生卒不详,万历元年(1573)举人。锬乃应昌子,字长颖,入清后官上海县知县,生卒亦不详。该书主要记叙历代理学源流,分开天第一组,承天第一宗,

  • 法苑珠林

    一百二十卷。唐代释道世(生卒年不详)撰。道世是法名,俗姓韩,字玄恽,原籍伊阙(治所在今河南伊川西南),祖上居官,长居长安,12岁于青龙寺出家,研习律学。唐高宗显庆(656-661)年间,参与玄奘译场。

  • 南史演义

    三十二卷。题“玉山杜纲草亭氏编次,云间许宝善穆堂氏批评”,作者杜纲详见《娱目醒心编》。长篇历史演义小说,叙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演变更替历史故事,起于东晋末刘裕出身发迹,终于隋灭陈南北统。作为历史小说,该

  • 删补孟子约说

    二卷。清孙肇兴撰。是书于《孟子》一字一句,务必得其着落。如首章“曰孟子见,可知非梁王能致之也。曰叟,尊之也;正远之也,不远千里。所谓前王,非王前也。有以利直是下王曰何以利。说话曰:吾便不知有大夫等已教

  • 春秋左传评注测义

    七十卷。明凌稚隆撰。稚隆字以栋,号磊泉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,万历贡生。该书以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》为主,采摘诸家之说,对杜注《左传》有所辨正。为便于检阅,又将姓氏、世次、地名、谥号列于卷首。今有北京大

  • 皇极经世

    见《皇极经世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