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肯綮录

肯綮录

一卷。北宋赵叔向(?一1127)撰。赵叔向号西隐野人,一作西隐老人,籍贯及生平事迹不详。仅知其为魏王赵廷美玄孙。金人攻破北宋首都汴京,潜出至京西。金人退,引众屯青城,入至都堂,叱王时雍等速归政,置救驾义兵。因部将密告将谋不轨,被刘光世奉诏捕杀。赵叔向平时“闲居多暇,饮酒读书,足以自娱,有疑误随即记之”,以成此书。自谓“昔蒯生自名其书曰《隽永》,取肉肥而味长,我则异于是,殆是眉山先生羊骨帖中语,终日摘剔仅铢两于肯綮之间者,因以名录”(《肯綮录》小引),特定书名为《肯綮录》。全书共记俚俗字义、签美误、梅雨、伯夷叔齐名字、筠为竹、圣节香钱、万俟音墨其、九方皋、孟子字、晋宋前南方鹅贵、震灵丹、涕洟、伊蒲塞非素馔、钟馗小妹、漱书、燕脂、客作、紫姑伸狱、火骨成灰、长物、元二、井干、絃当作弦、抨棋、九拜、三老五更、香薷、玉龙膏、赵清真高士入冥、东坡易箦、衡字从角、撰与择通、就馆等三十三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“是书首辨俚俗字义,于陆法言唐韵注中摘录以备考证。然唐韵为孙作,法言隋时人,所著乃切韵,非唐韵,开卷先误。又谓孟子名‘轲’应读口个切,不知韩愈石鼓歌正押平声。其他辩证亦多说部习见之文,无可采录。”其实,书中所记多为赵叔向耳闻目睹之事,皆有根据,非为臆造,亦可参考,不能全废。今传本主要有《学海类编》、《艺海珠尘》、《函海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等丛书本。商务印书馆《说郛》节本不分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静居集

    四卷。明张羽(1333-1385)撰。张羽,字来仪,以字行,更字附凤。本浔阳(今江西九江)人,侨居浙江吴兴。元末领乡荐,为安定书院山长,再徙于吴。洪武六年(1373),征起,廷对称者,授太常寺司丞,后

  • 论语梁氏注释

    晋梁觊撰。清马国翰编辑。觊天水人(今甘肃天水)。国子博士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晋国子博士梁觊注《论语》十卷。现亡佚。《经典释文》、唐志并同。皇疏引作梁冀,因冀觊音同。马国翰为别于汉跋扈将军梁冀,仍依隋唐

  • 邹聚所文集

    六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明邹德涵(约1585年前后在世)撰。邹德涵字汝海,号聚所。邹守义之孙。江西安福人。生卒不详。隆庆五年(1571年)进士。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。著有《邹聚所文集》。此集共六卷,诗一卷,

  • 续纂淮关统志

    十四卷。清元成纂修。元成,曾督理淮宿海三关税务。是书首列原序十一篇、图考七幅。卷一为纶音,附以仪注,卷二曰建置,卷三曰川原,卷四曰乡镇,卷五曰关口,卷六曰今甲、卷七曰则例,卷八曰题名,卷九曰公署,卷十

  • 毛诗正义

    四十卷。汉毛亨传,郑玄笺,唐孔颖达疏。孔颖达(公元574-648)唐经学家,字仲达。冀州衡水(今属河北)人。生于北朝,少时曾从刘焯问学,隋大业(605-616)间被选为“明经”,授河内博士。到唐代历任

  • 南野文选

    四卷。明欧阳德(1496-1554)撰。生平见《欧阳南野集》条。是集为隆庆中,其门人冯惟讷等所编,取全集十分之一。欧阳德在朝著述,如建储灾异诸疏,能言人所不能言,而此编不载。冯惟讷等所录,都是讲学之文

  • 礼记大全

    三十卷。明胡广(1370-1418)撰。胡广字光大,号晃庵,江西吉水人。建文二年(1400)举进士第一,授翰林修撰,赐名靖。成祖继位,胡广迎降,复名广,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,兼左春坊大学士。两次从帝北征

  • 左传注解辨误

    二卷。明傅逊(见《左传属事》)撰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卷二〇三著录该书作《春秋左传注解辨误》。有万历癸未自序。该书汇集了同郡陆贞山等人的观点,“创以己意”,以纠正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》之误。但主观臆见较多。

  • 宋元本行格表

    二卷,附一卷。清江标编。江标(1860-1899),字建霞,号萓圃,一号师许,元和(今江苏苏州)人,光绪十五年(1889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其督学湘中时,有感宋元刻版、诸家簿录散布难稽,遂

  • 无量寿经义疏

    ①六卷。隋释慧远撰。慧远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义记》释条。《无量寿经义疏》是现世此经疏义注中,最为古老的一部。依经作疏,科正宗为三大段。以解解无量寿佛所行、所成、所摄化为主。申解极乐国土有四第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