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典释文校勘记

经典释文校勘记

二十七卷。阮元(1764-1849)撰。阮元字伯元,号云台,一号云苔,自号颐性老人,江苏扬州人,籍贯仪征(今属江苏仪征),清著名的经学家、文学家。据《清史稿·阮元传》记载:“元乾隆五十年(1789)进士,选庶吉士,散馆第,授编修。逾大考,高中亲擢第一,起少詹事。召对,上喜曰:‘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人!’直南书房,懋勤殿,迁詹事。”历任山东、浙江、山西、河南、江西、湖广、两广、云贵等省巡抚、总督和兵部、礼部、户部侍郎,兼内阁学士、体仁阁大学士。阮元博学淹通,早被知遇,历官乾、嘉、道三朝,在长期的仕途生涯中,始终坚持学术研究,撰写大量著作。在经史、小学、金石、书画,乃至天文、历算、舆地、诗文等方面,都有相当造诣,成为盛极一时的乾嘉学派的殿军,与汪中、焦循等形成乾嘉汉学的扬州学派。阮元长于考证,尤以发明大义为主,折衷汉宋,不存门户之见,一生以提倡学术自任。曾奉敕编《石渠宝笈》、校勘《石经》。创编《国史儒林》、《文苑传》等,集四库未收书一百七十二种,撰《提要》进御、补中秘之缺。嘉庆四年偕大学士朱珪典会试,搜罗朴学高才。历官所至,振兴文教。在浙立“诂经精舍”选高才肄业,在粤立“学海堂”延揽通儒。编撰《十三经校勘记》二百四卷、《经籍籑诂》附《补遗》二百十六卷、《皇清经解》百八十余种计一千四百卷,专宗汉学,治经者奉为科律。集清代天文、律算诸家作《畴人传》四十六卷,以彰绝学。重修《浙江通志》、《广东通志》,编辑《金石志》、《积古斋钟鼎款识》、《两浙輶轩录》、《淮海英灵集》,刊当代名儒著作数十家为《文选楼丛书》。自著《研经室集》,他的纪事、谈艺绪编,并为世重。《经典释文校勘记》二十七卷。分别是:《周易释文》一卷,《尚书释文》二卷,《毛诗释文》三卷,《周礼释文》二卷,《仪礼释文》一卷,《礼记释文》四卷,《左传释文》六卷,《公羊释文》一卷,《穀梁释文》一卷,《论语释文》一卷,《孝经释文》一卷,《尔雅释文》二卷,《孟子释文》二卷。但诸经所据之本,除注疏据卢文弨考证本外,各有不同。《周易》据宋本、十行本、闽本、监本、郑本;《尚书》据毛本、叶本,还有毛居正所见本;《毛诗》据影宋本、十行本、小字本;《周礼》据宋本、监本、闽本、毛本、十行本、余本;《仪礼》据宋本、监本、叶本、张淳本,而采张尔岐所定为多;《礼记》据檀州公使库本、十行注疏本、叶本、抚本、徐本;《穀梁》据宋本、叶本;《孝经》只据叶本;《尔雅》据宋本、叶本、徐本;《孟子》据通志堂本、纬岱云本、孔继涵本。此外如《唐石经》、《六经正误》、《五经文字》,贾昌朝《群经音义》,周春《十三经音略》,以及王应麟、山井鼎、臧琳及其孙镛堂、段玉裁、顾广圻等,亦间采其说,以证诸本之得失。然此书虽题阮元之名,校勘者不止一人,其例亦不尽一。如所校《毛诗》卷中屡斥卢文弨之名,而他卷则否,不知出自幕中何人,所驳正文弨各条,及自为考证各条,皆有当有否。所见诸本,亦未为备,大概后起者所续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证俗文

    十九卷,清郝懿行撰。郝懿行生平见“尔雅义疏”。郝氏自序云:“命名《证俗文》,盖慕服子虔《通俗文》,兼取《儒林传》疏通证明之意云。”不分门类,而每卷材料大致以类相从,卷一叙饮食,卷二叙服饰,卷三叙用具,

  • 唐国史补

    三卷。唐李肇(详见《翰林志》)撰。原名《国史补》。最早著录于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,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、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均著录为二卷。清人周中孚《郑堂读书记》认为“二”是“三”字之误

  • 刑部奏定新章

    四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前有江都李钟豫序。是书卷一自道光十八年(1838)山东司无罪之人听从拒捕、照罪人为从拒捕减等一案,至同冶十一年(1872)奉天司:东三省窝留马贼章程等,卷二起自光绪元年(1875)

  • 移芝室古文

    十三卷。清杨彝珍(1807-?)撰。杨彝珍字湘涵,一字性农。武陵(今湖南省常德县)人,道光三十年(1850年)进士,官兵部主事。彝珍文集若干卷,语高而旨深,词句刻深。因旧刻漫患讹舛,琪光等儿、孙、曾孙

  • 鹿城书院集

    无卷数。明邓淮(生卒不详)撰。邓淮,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)人,明成化十七年(1481)进士,官温州知府。其为温州知府,因南宋时温州文人游学二程(程颢、程颐)、张(张载)、朱(朱熹)的有周行己等23人,

  • 说文蠡笺

    十四卷。清潘奕隽(1740-1830)撰。奕隽字守愚,号榕皋,又号水云漫士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乾隆己丑(1769)进士,官内阁中书,户部郎中,工部主事。工行楷篆隶,善画山水,著作尚有《三松堂文集》等

  • 五杂俎

    十六卷。明代谢肇淛撰。谢肇淛字在杭,福建长乐(今属福建东部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工部郎中,以广西右布政使终,为知名的藏书家与作家。此书是笔记,以类相从,分为天、地、人、物、事五部。主要记载明代的政治、经

  • 终南仙馆石刻

    二卷。清张祥河刻。张祥河字诗舲,张得天之孙。此是张祥河为陕西巡抚时,以家藏米芾、祝允明、莫云卿、董其昌四家之书,摹刻于终南山馆。于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刻成。此刻所收的祝枝山《草书诗三百首》、莫云卿

  • 九江府志

    ①十八卷,清江殷道等修,张秉铉等纂。江殷道字念鞠,汉阳人,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康熙九年(1670)任九江府知府。江殷道莅任后,适奉命纂修通志,江殷道乃设局修志,聘张秉铉等总其事,互相参订,遂成

  • 谐声指南

    一卷。明吴元满撰。参见《六书正义》。此书专论谐声字的读音之别。吴氏认为有谐本声、谐叶声、谐本音、谐叶音、谐转声、谐转叶声、谐转音、谐转叶音八种之别,因而古有数字同从一字谐声而数字之读迥异。其实这种情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