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筹算

筹算

二卷。清梅文鼎(详见《历算全书》)撰。这是一部介绍西洋纳皮尔算筹用法的专著,写于1678年。初稿为七卷,梅珏成在编辑《梅氏丛书辑要》时精简为二卷。原术为直筹横写,为了与西方笔算横式书写相适应,《筹算》则改为横筹直写,这相应于梅氏改进的笔算竖写形式,并将纳皮尔算筹的斜格改为半圆形格,更为明了。《筹算》卷一讨论了用他改进后的算筹进行乘除的方法。乘除共用筹十个,依次称第一筹、第二筹、……第九筹,另有一空位筹。书中有一张筹式图说明这十个筹的内容。例如75×564=42300,则取五、六、四筹(564),又对准行数后取第五行、第七行两数2820、39480相加即得。除法亦用这十个筹进行,只须议定商数的各位数字,从被除数内逐步减去。《筹算》卷二讨论了开平方、开带从平方、开立方、开带从立方的用筹方法。在开平方、开立方时,须用到表示从1到9的平方数和立方数的两支算筹。值得注意的是梅文鼎在讨论筹算开带纵立方之前,首先讨论了开带纵立方的分类,他说:“泰西家说勾股开方甚详,然未有带纵之术。《同文算指》……于立方带纵终缺然也。程汝思《统宗》所载,又皆两纵之相同者。……兹因筹算,稍以鄙意完其缺。”故梅文鼎将其分为三类:带一纵,带两纵相同,带两纵不同,其分别相当于三类方程:x2(x+a)=V,x(x+a)2=V,x(x+a)(x+b)=V,其中a,b,V>0。再用筹算求解这三类三次方程的正根。这是宋元的数学失传后梅文鼎对三次方程理论的贡献。这一分类后被编入《数理精蕴》称为开带纵立方,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开带纵和数立方。经梅文鼎改进后的算筹被称为中国式的纳皮尔筹,它对后来制造的手摇计算机有一定的影响。《筹算》七卷本的版本有康熙年金陵刊本;李光地上谷刊本;《梅氏历算全书》本;《中西算学汇通》本;两卷本为《梅氏丛书辑要》本,在北京图书馆、北大图书馆、浙江图书馆等处多有收藏。另外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藏有1887年陕西求友斋的三卷刊本和一个手抄本,该抄本前有《筹算入门》一卷(未著撰人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居文录

    二卷。清叶德辉(见《观古堂诗录》条。)(1864-1927)撰。考叶德辉论文,不主宗派,以为文以载道,事理通达,其为文,必简古而有法度。大抵非本原经术,精熟义理,绝无佳文。叶德辉以闳博之才,研思经义,

  • 唐石经图考

    不分卷(香簃刻本)。清魏锡曾撰。唐石经自唐开成二年创立以来,屡遭天灾人祸。碑虽幸存,但字多破损,并且经常遭到椎拓。此书特就墨本完备者图之。卷首自识,谓较王昶《金石萃编》,除字数、年月之外,还增加了最后

  • 进修录

    三卷。明冯渠(生卒年不详)撰。冯渠,字谦川,新城(今江西新城县)人。明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。此书三卷,全规仿《论语》之文,又仿《论语》分为二十篇。属王通《中说》之类。

  • 正部论

    一卷。汉王逸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王逸字叔师,后汉宜阳人。顺帝时侍中。著《楚辞章句》及《赋诔书论杂文》,共二十三篇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为儒家。梁有王逸《正部论》八卷,失传。马总《意林》载《正部》

  • 二教论

    一卷。北周释道安(生卒年不详)撰。道安,俗姓姚,冯翊胡城(今安徽省阜阳县)人。学佛研法,格外尽心;崇师受业,旁观子史。面对北周武帝时期的儒、释、道矛盾激化之际,在周武帝集庭臣僧道辨论谁先谁后,孰是孰非

  • 律吕原音

    四卷。清永恩撰。永恩系清礼烈亲王代善第六世孙,初袭康亲王,乾隆四十三年(1878)复号礼亲王。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八年(1773),凡四卷。首列河图洛书,概因河洛以起数,且以卦气定律吕之观点。谓律由声制,

  • 内务府颐和园静明园静宜园则例

    三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亦无编纂年月。据书内容,可推知约为宣统二年修。是书共三册,分别介绍颐和园、静明园,静宜园三处的各项事宜。其中所载:光绪二十一年(1895)二月,海军衙门奏准,已修齐各殿坐,统交颐和

  • 云谣集杂曲子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敦煌本《云谣集杂曲子》有两本,于清末被英人斯坦因、法人伯希和盗去,一藏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院,存十八首,一藏巴黎国家图书馆,存十四首,校除重复,有三十首,与原题三十首之数合。计〔凤归云编〕

  • 千金要方

    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

  • 壮游编

    三卷。明王叔承撰。王叔承,初名光允,以字行,更字承父,晚更字子幻,自号昆仑山人,江苏吴江人。生卒年不详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载王稚登传中。王叔承早弃举子业,纵游齐、鲁、燕、赵,又入闽、入楚。其在邺下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