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训纂

礼记训纂

四十九卷。清朱彬(1753-1834)撰。朱彬,字武曹,号郁甫,江苏宝应(今江苏宝应县)人。乾隆六十年(1795)举人。少与刘台拱齐名。性方正,人不敢以私心求之。家居,财足以自给,而常周济乡亲百姓,从事音韵训诂,用力尤深。除《礼记训篡》四十九卷外,还著有《经传考证》八卷、《游道堂诗文集》四卷、《自田风雅集》八卷。《礼记训纂》书首有林则徐序,谈到朱彬作《礼记训篡》乃承袭王懋竑经法、又与刘台拱,王念孙、王引之父子切磋有年,析疑辨难,多有考求,故书中采此四家之说最多,旁证以清初至乾嘉间诸家之书,不下数十种。且始终以《礼记》郑注孔疏为主,撷其精要,综以古今,不薄今而爱古,亦不别门户之见,实乃《礼记》注疏集大成之作。正如朱彬自序云:“束发受书,病陈氏集说之疏略,不揣祷味,年逾知命,始取《尔雅》、《说文》、《玉篇》、《广雅》诸书之故训,又刺取《北堂书钞》、《通典》、《太平御览》诸书之涉是记者,虎观诸儒所论议,郑志师弟子之问答,以及魏晋以降诸儒之训释,撮其菁英,以为辑略,时有一得,亦附于篇。郑君注如日月之在天,江河之行地,而千虑之失,亦间有之,后儒规其阙失,补其瑕间,用是知经传之文,非一人一家之学所能尽云。”(末题道光壬辰七月自序)朱氏是书编次卷第仍沿袭《礼记》四十九篇之旧,故成《礼记训纂》四十九卷。朱氏既不盲从郑注,而不偏信朱说,而是博引诸家,采择精审,唯合理是从,于是辑略成书。如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列原篇。《大学》并列朱熹考订之本。是书小注皆先录郑玄注,如《曲礼》上第一、于郑注后,又引吕与叔(吕大海)、吴幼清(吴澄)说,再多引朱壹语,可见朱彬注解《礼记》不分汉宋,无门户之见。又如《月令》注,特申郑玄旨音,断为出《吕氏春秋》,引“太尉秦官九月来岁授朔”诸证,皆见确切。《王制》则用王懋竑说,仍信为汉文帝令博士作,不纯用郑说;《礼运》则纯用郑注,并引王引之说。对元陈澔《礼记集说》之疏漏,亦多有纠正。至于形声训诂,据段氏《说文注》,王氏《读书杂志》、《经义述闻》者颇多。是书于义理既有引申,于训诂亦多考证,得简要而少芜杂,为清代《礼记》注释中较系统之作。此书最早版本有咸丰元年(1851)宜禄堂刊行本,又有宣统元年(1909)学部图书局石印朱氏刻本一册、藏国立故宫博物院。又有清叶景葵《卷庵书跋》不分卷家刻本,古典文学出版社铅印。又有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《四部备要》排印本及缩印本。另有《十三经注疏本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桂林霜

    清蒋士铨撰。其生平见《冬青树》条。此剧叙述康熙初年吴三桂盘据云南谋叛时,广西将军孙延龄与之勾结,举兵迫巡抚马雄镇投降,巡抚不从,遂抓其全家入狱四年之久。之后吴三桂遣其将孙吴宗斩孙延龄,而礼遇马雄镇劝其

  • 中丞马先生文集

    四卷,《诗集》四卷。《诗余》一卷。《外编》一卷。明马卿(约1530前后在世)撰。马卿,字敬臣,河南林县人,生卒年未详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改翰林庶吉士,授户科给事中,出守大名府,累迁浙江右布政

  • 厌次琐谈

    一卷。明刘世伟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世伟,字宗周,阳信(今山东省阳信县)人。明嘉靖中官宁州同知。此书杂取古人说部而加以评论,其见识颇浅,甚至载有一些如宋江诱柴进为盗之事等俚俗附会之说。书末附有《谈后》二

  • 论语孙氏集解

    一卷。晋孙绰(314-371)撰。清马国翰辑为一卷。绰字兴公,太原中都(今山西榆次)人。晋文学家。官至廷尉卿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《集解论语》十卷,并新旧唐志同为绰撰。《经典释文·叙录》作集注,亦为十卷

  • 瑞阳阿集

    十卷。明江东之(?-1599)撰。东之字长信,安徽歙县人。万历五年(1577)进士。官至右佥都御史、巡抚贵州。著有《瑞阳阿集》。明代别有洗马江朝宗字日东之,或混为一人,是不对的。东之曾筑室于瑞金山中,

  • 双楼诗钞

    二卷。清夏振采(1748-1809)撰。夏振采,字受白,号双楼,高邮(今江苏高邮县)人。生平不详。其临终时焚其手稿有半,以其半嘱其婿宝晋收藏,残存遗诗四卷,是集收古今体诗二百零六首,其旨趣在唐宋之间,

  • 澹轩集

    八卷。宋李吕(1122-1198)撰。李吕,字滨老,一字东老,邵武军光泽(今福建光泽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,唯周必大《平园续稿》载所作吕墓志一篇,称其“端庄自重,记诵过人。年四十即弃科举,至七十七而卒

  • 律吕臆说

    不分卷。清徐养原(生平事迹见《管色考》条)撰。徐氏撰有《顽石庐经说》、《荀勖笛律图注》及《律吕臆说》等。书首有律尺说,谓自成周尺既亡,律吕久已失传,声不可以文载口传,故乐之难言。又有律管说,谓黄钟半律

  • 乾坤清气集

    十四卷。明偶桓(生卒年均不详)编。偶桓字武孟,号海翁,自号瞎牛。太仓(今属江苏太仓)人,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。著有《乾坤清气集》。是集凡十四卷。收录了元一代之诗,分体编次。其中如汪元量、瀛国公,元好问等

  • 玉洞藏书

    四卷。明李堪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堪,号楚愚,应城(今属湖北英城市)人。撰有《玉洞藏书》四卷。此书卷首有何思沛序,称李堪屡失利于棘闱,常为诸生,说明不得其志。此书约成于万历壬子(1612)年,前二卷取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