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异文笺

礼记异文笺

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礼记郑读考》)撰。俞樾在自序中言明著作此书之意图及原因:“《仪礼》之有古今文也,胡氏承珙为作《仪礼古今文疏义》,《周礼》之有故书也,徐氏养源为作《周礼故书考》,辨别异同,有功经学。然郑康成注《礼记》亦间存异文,前人未有考究者,辄作此笺,以补其阙。”《礼记异文笺》仅有一卷,而考《礼记》异文自有许多阐发及独到之处。如《曲礼》“宦学事师”句,郑注“学或为御”,又“跪而迁屦”句,郑注“迁或为还”,樾则疏证其异义非相通;又《檀弓》,“衽每束一”句,郑注“衽或作漆”“或作髤”,《礼器》“乡人”,郑注“或为献”“或为傩”,樾则疏证其异文非相通;又如《曲礼》:“共饭不泽手”郑注“泽或为择”,《乐记》“肆直而慈爱”,郑注云“爱或为哀”,樾则疏证其声近而义通;《曲礼》,“畛于鬼神”句,郑注“畛或为祇”,《檀弓》“华而皖”郑注“皖字或作刮”,樾则疏证其声转而义通。如此之类,考究异文,辨别异同,征引义据,皆极明确。俞樾作笺公平持正,以本文为据,不盲从郑注,也不任意为解。如《大学》“一人贪戾”句,郑训“戾为利”,樾则以为“戾者吝之借字”,驳郑义之妄断。又如《曲礼》“席间函丈”句,王肃据或本作“杖”,谓古人讲说,用杖指画。樾则申明郑注,而驳王氏之谬。议论持平,于古人无所偏袒,不愧是治学术之大家。《礼记异文笺》与《仪礼古今文疏义》、《周礼故书考》鼎足而三,其版本有同治十年(1871)《俞楼杂篡》初刊本及光绪二十五年(1899)《俞楼杂篡》重刊本。又有光绪十四年(1888)南菁书院《清经解续编》本,光绪十五年(1889)上海蜚英馆《清经解续编》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开有益斋读书志

    六卷。续志 一卷。清朱绪曾撰。朱绪曾(约1796-1866),字述之,上元(今南京)人,目录学家。道光举人,官至知府。平生嗜好读书、藏书,常常撰其大意,作成题记,著作甚多,《开有益斋读书志》是其目录学

  • 白石野稿

    十七卷。明林魁(约1517前后在世)撰。林魁,字廷元,号白石山人,龙溪(今福建龙溪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明弘治十五年(1502)进士,历户部郎中,官至云南兵备副使。著有《白石野稿》。是稿凡十七卷。其中赋

  • 金陵名贤帖

    八卷。不具刻者姓名,只于每卷末尾有“万历乙卯徐氏勒成”篆书八字。该帖八卷共收五十二位金陵一地的名贤书迹,所采内容以诗为多,间有尺牍、序记等,真草隶篆四体皆备,并列其姓名及职务或身份,其中大多为其它诸帖

  • 周易辑义初编

    四卷。清卢兆鳌撰。卢兆鳌,字桐坡,湖南安仁人。嘉庆六年(1801)进士,官万州、化州知州,署潮州府同知。此书前有序,说其书“奉程传及朱子本义为正宗。若乃声音之道,感人最深,故六经皆有韵之文。而三百篇外

  • 谋道续录

    二卷。清代谭旭撰。谭旭字东白,新建(今江西南昌西)人,康熙副榜贡生,官至泸溪教谕,倡导程朱理学,著有《谋道录》。此书是宣扬程朱学说的论述之作,书中多有驳论之处。

  • 聊斋文集

    三卷。《词集》一卷。清蒲松龄(1629-1715)撰。蒲松龄,字留仙,又字剑臣,号柳泉居士,世称聊斋先生。淄川(今山东淄博)人。蒲松龄十九岁应童子试,县、府、道三试皆列第一,中秀才后则科场不利,始终未

  • 霞外捃屑

    十卷。清平步青(1832-1896)撰。平步青字景荪,别号常庸、栋山樵、霞偶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同治进士。曾任江西粮道,并代理布政使。后辞职家居,校辑群书,从事著述,著有《香雪崦丛书》等。《霞外捃

  • 太素脉诀

    见《太素脉秘诀》。

  • 汉阳府志

    ①十卷。明刘汝松等修,朱衣纂。朱衣,字子宜,汉阳人,明正德十五年(1520)进士,官江南道监察御史。文渊阁书目新志收有《汉阳府志》在永乐间修。宣德间知府王静曾修辑,其书不传。嘉靖二十五年(1546),

  • 晴花暖玉词

    二卷。清邓嘉缜(1845-1916)著。邓嘉缜号季垂,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,曾历官贵州等地。工诗,著有《晴花暖玉词》。据书后跋称:“邓氏四十岁以后始为小词。”本书共收录其自光绪十一年(1885)迄民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