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真迹日录

真迹日录

一集五卷,二集一卷,三集一卷。明张丑(生平详见《清河书画舫》)撰。此书共三集,一集前有张丑自题,大意是《清河书画舫》书成后,当时鉴赏家们以为此书可读,都以名品卷轴出示于张丑,请其鉴证。张丑便随手录之,多至成书,名曰《真迹日录》。此书固是当时随见随录而成,所以也就不以时代为序而排列。其二集三集,前无序言,后也无跋,大抵是随录而多,分成三集,实际上尽可成为一编。此书《四库全书》采录时是据浙江鲍士恭知不足斋刊本。书中有多处与《清河书画舫》重复,可能是原未曾见真迹,此时见到,又录之于此。重复者如第一集中有虞世南《破邪论》、王羲之《鹘不佳帖》、《破羌帖》、《此事帖》、《谢司马帖》、《思想帖》、又别本《思想帖》、《大道帖》、又一别本《大道帖》,钟繇《孙庙鼎铭》、曹不兴《兵符图》与《桃花源图》、李成《寒林平野图》、颜真卿《自书吏部尚书诰》及《明远帖》、陆机《平复帖》、李希台《千文卷》、赵干《江行初雪图》、钱舜举临陆探微《金粟如来像卷》、释怀素《梦游天姥吟》、倪云林《溪山仙馆》小幅、王齐翰《挑耳图》、展子虔《游春图》、鲜于伯机《题北苑山水》、《题赵摹本拓兰亭后》、王朋梅《金明池奇标图》。第二集中重复者:刘原文《墨迹秋水篇》、黄子久《山水》、郭熙《溪山秋霁卷》、李泰和《梅熟帖》、褚遂良小楷《西升经》、王叔明《麓林小隐卷》、倪云林《跋黄子久画卷》、顾清臣《书李成读碑窠石图》、孙知微《十一曜图》、巨然《赚兰亭图》。第三集中重要的有:吴道子《八部天龙卷》、李龙眠《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》、唐子畏《独乐图》、《江山行旅图》。总共重复共四十一条,《四库全书》著录时,全部删去而仅存其目。另有详略不同者则并载之,以资后世人参考。此书主要版本有知不足斋别行刊本,八千卷楼有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壮学斋文集

    十二卷。清周树槐(1876-1858)撰。周树槐字星叔,湖南长沙人。嘉庆十四年(1809)进士。官山西沁源江西吉水县知县,年未五十致仕归。周树槐年二十四通籍,二十六作吏山西,阅三年,丁艰归里。归后尽烧

  • 左氏春秋杜注集解辨正

    二卷。清廖平(1852-1932)撰。廖平字季平,初名登廷,字学斋,号六译老人,四川井研人,清末著名经学家、思想家。师从著名学者王闿运,治今文学。他对经学的认识一生经历了六次变化:前三变都讲今古之学,

  • 春秋剩义

    二卷。清应麟(详见《易经粹言》)撰。此书摘取《春秋》经文作为标题,然后围绕这些题目各为论说。其说大抵因袭前人穿凿臆断之论而敷衍成篇,无甚新意。《屏山草堂稿》本。

  • 四书释地补

    一卷。四书释地续补 一卷。四书释地又续补 二卷。四书释地三续补 二卷。清阎若璩(详见《校正四书释地》)撰,樊廷枚补。樊廷枚,浙江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是书前有汪廷珍序。所补约有三义:

  • 临县志

    八卷,首一卷。清杨飞熊修,崔鹤龄、李思豫纂。杨飞熊字渭符,号璜溪,江苏淮安县人,出身举人,曾充内廷教习,康熙二十五年(1686)任临县知县。崔鹤龄,邑人,候补内阁中书。临县自古以来为征战之地,明末李自

  • 靖节先生集

    十卷。首一卷。《诸本评陶汇集》一卷。《年谱考异》二卷。晋陶潜(365-427)撰。清陶澍(1778-1839)辑注。陶潜,一名渊明,字元亮,别号五柳先生,私谥靖节。晋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市)人。东晋大

  • 桥门听雨诗

    一卷。明金庠编。金庠,江苏苏州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永乐七年(1409)进士。官至监察御史。是编乃永乐七年会试,得陈燧等九十五人。时值巡幸北京,诸贡士寓居太学俟廷对,雨中取杜甫“好雨知时节”及“落日放船好”

  • 周官识小

    一卷。清沈豫(约1778-1848)撰。沈豫字小敷,号补堂,浙江萧山人。此书为沈氏读《周官》之札记,或申发《周官》之义,或详其故训,大多系抄录他书,无甚新意。不过有时也从经文引发开去,议论政事得失。有

  • 八指头陀诗文集

    清释敬安(1851-1912)撰。释敬安,字寄禅,曾于阿育王寺烧残二指,故号“八指头陀”。俗姓黄,名读山,湖南湘潭人。曾任中华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,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僧。其诗始刻于光绪七年(1881),

  • 医贯砭

    二卷。清徐大椿(详见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)撰。徐氏针对明清温补之风盛行,择赵献可《医贯》背理之处详加辨析,予以贬斥。明赵献可推崇薛己的温补学说,作《医贯》阐述薛氏《医案》之说,其书以命门、真水、真火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