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王孙子

王孙子

一卷。周王孙氏撰,清马国翰辑。王孙氏佚其名。马国翰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、《隋书·经籍志》叙,知为战国时人,无他证也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儒家《王孙子》一篇。《注》云:“一曰《巧心》,《巧心》盖其书之别名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王孙子》一卷。已佚。《唐书·经籍志》《意林》亦一卷,仪有目录。国翰遂从《北堂书钞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太平御览》诸书,参互校订,得其五事。王孙所引,多为他书所未载。是书内容,皆修身爱民之旨,且援据孔子、子贡论断之语,多习习孔子之道。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滇南山水纲目

    二卷。清赵我轩撰。赵我轩,生平不详。《滇南山水纲目》昭代丛书本,共二卷。兹篇考滇水甚详。其谓澜沧江,自入云南界,经六度曲折,行二千五百里,入阿瓦国界,又东南经老挝界,又东南经安南国,为富良江,入于海也

  • 中庸四记

    一卷。清李光地(详见《大学古本私记》)撰。光地著有《中庸余论》、《中庸章段》。是书刊于道光五年(1825)。其玄孙李维迪于跋中说,从售书者中检查是书为先公手迹,又书中有两处与先公著书相同,故认定是先公

  • 鸣原堂论文

    二卷,清曾国藩(1811-1872)编辑。曾国藩,原名子城,字伯涵,号涤生,湖南湘乡人。道光进士,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,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。著有《鸣原堂论文》、《经史百家杂钞》(已著录)。该书分上下两

  • 胡刻唐人说部书

    五种五卷。清胡鼐等编。该书所收之《河东记》、《御史台记》、《定命录》、《续定命录》、《乾馔子》均为已佚之唐人说部书,胡鼎、胡远、胡奂等从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太平广记》、《说郛》等书中辑出。是书可供研究古代

  • 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

    一卷。此乃清乾隆朝诏修《四库全书》供缮录人取法的字样书。系用颜元孙《干禄字书》的体例,辨别正、俗、通三体书法,故以“辨正通俗文字”为名。分辨似、正讹及正帖通用三门。辨似以字之笔画多少为次,例如“匕”、

  • 旧学蓄疑

    一卷。清汪中(1754-1794)撰。汪中见《左氏春秋释疑》条。此书是作者“偶有所得,随笔为录”的读书札记,由作者的子、孙编纂而成。全书共分四类:“子”为一类、“史”为一类、“评诗”为一类、“杂录”为

  • 春秋楚地答问

    一卷。清易本烺(详见《易解呓通》)撰。该书对春秋时楚地加以考证,自设问答,计有汉阳诸姬国在何地;今之安陆属汉东何国、何以名郊郢、治此地者何官;澨、雍澨何在;若、敖二字何解;汉东之国随为大,其次为谁;随

  • 稗乘

    四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万历四十六年(1618),孙幼安(生卒年不详)得其本,加以校正刊行。经后人考证,认为此书为明黄昌龄(生卒年不详)所编,黄昌龄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分为四类,即史略类、训诂类、说家类、

  • 禅门要略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禅门要略》是智大师就摩诃止观所作八本经疏之一,即:一、摩诃止观,二、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,三、六妙门,四、四念处,五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,六、禅

  • 存悔斋稿

    一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元龚(1266-1331)撰。字子敬,自高邮(今属江苏)迁居平江。曾充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,调宁国路儒学教授,迁上饶主簿,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。所著尚有《存悔斋诗》一卷,明朱存理辑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