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猗觉寮杂记

猗觉寮杂记

二卷。北宋末南宋初朱翌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翌字新仲,自号灊山居士,晚年又自号省事老人,舒州(今安徽潜山)人。政和间以太学生登进士第,为溧水簿。高宗南渡后,官秘书监中书舍人,与修徽宗实录。秦桧逐赵鼎,以朱翌为鼎党,谪居曲江。朱翌在曲江,嗜学如渴之须饮、饥之须食,穷经考古,探索百家,兼及琐录稗说,旁引曲证而折衷之,积几年之功,完成此书。全书分上下两卷,四百三十五则。上卷皆诗话,止于考证典据,而不评文字之工拙。下卷杂论文章,兼及史事。鲍氏《知不足斋》刻本,割其下卷六十八则移入上卷。以均篇页,殊失古人著书之意。前载与丞相洪适求序书一篇,鲍氏移之卷末。洪适未及作序而卒,其弟洪迈始为序之,列在篇首。全书记述有据,考证精核。刘克庄《后村集》中亦极称其考证之功。书中也有可商榷之处,如杜甫已上人茅斋诗,天棘蔓青丝句,朱翌据本草改为“颠棘”,未免穿凿;苏轼诗,宜蚕使尔茧如瓮句,事出《列仙传》,朱翌则引伪托之《述异记》;韩愈、谢自然诗,实属唐人,乃云出《风俗通》;杜甫、李潮八分小篆歌,诸本皆作苦县光和尚骨立,朱翌乃误作“骨力”,引南史张融事为证;鹊填河事,见《颜氏家训》及庾肩吾诗,又见白居易六帖,乃与亲家等字一概谓之俗说;苏辙诗传仍存小序首一句,乃屡谓之废序;唐虞自是国号,乃云尧姓唐,舜姓虞。皆不免于疏舛。引据精凿者,不可殚数。如雷琴一条,引元稹诗注,证为蜀匠;贺若一条,引唐书王涯传,证为贺若夷。段安节《乐府杂录》曾称,贞元中,成都雷生善凿琴,其业精妙,天下无比,弹者亦众焉。大和中有贺若夷,尤能,后为待诏,对文宗弹一调,上嘉之,赐朱衣,至今为赐绯调。所考与史相合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其书“在宋人说部中,不失为《容斋随笔》之亚”,足资参考。今传本不一,《知不足斋丛书》、《武英殿聚珍版书》、《龙眠丛书》、《四库全书》、《笔记小说大观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等版本作二卷,《学海类编》丛书本作六卷,宛委山堂《说郛》、《香艳丛书》本作一卷。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据《知不足斋丛书》本排印,为最通行版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续太原县志

    二卷。清薛元钊修,王效尊纂。薛元钊字菊村,河南泌阳人,出身贡监,光绪六年(1880)任太原县知县。《续太原县志》光绪八年(1882)刻本。全书分上下卷,十二科。上卷为:纪恩、城垣、学校、田赋、祀典、职

  • 莅政摘要

    二卷。清陆陇其辑。陆陇其(1630-1692),字稼书,初名龙其,浙江平湖人。康熙九年(1670)进士,历任嘉定、灵寿知县,官至监察御史。他为官清廉,鲠直不阿,严于律己,且崇奉程朱理学,贬斥王学,受到

  • 养生弗佛二论

    一卷。明魏大成(生卒年不详)撰。魏大成,字时夫,柏乡(今河北省柏乡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一卷,专谈养生之道。其《养生论》认为平情为祛病之本,深明医之不足恃。其《弗佛论》则明儒理以辟释。持论较为公正

  • 谢耳伯诗集

    八卷。《文集》十六卷。明谢兆申(约1624年前后在世)撰。谢兆申,字伯元(一作保元),号耳伯,又号太弋山樵,福建邵武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中贡生。前有其乡人曹能始序。黄居中序称,“其平生喜交异人,购异书

  • 二楼纪略

    四卷。清佟赋伟(生卒年不详)撰。佟赋伟字青士,襄平(今辽宁省辽阳市)人,官宁国府知府。宁国府原有北楼,明嘉靖知府朱大器又起文昌台,设书院于文昌台之下。佟赋伟任宁国府知府后,更大加修缮治理,题名为南楼,

  • 涧于诗集

    四卷。清张佩纶(1848-1903)撰。生平见《涧于文集》条。诗集由其遗孤张志潜校订,民国初年刊行,前有陈宝琛序。张佩纶夙心在经邦济世,但不甚致力于诗。不过,其谪戍边远,多故国飘零之感,而皆以诗鸣。其

  • 东苑文钞

    二卷,《东苑诗钞》一卷。清毛先舒(1620-1688)撰。毛先舒为清代文学家。生平详见《思古堂集》辞目。《东苑文钞》凡二卷、《东苑诗钞》一卷为毛先舒晚年亲订的《思古堂十四种书》中的二种。《文钞》二卷,

  • 高明县志

    十八卷首一卷。清于学修,黄之壁纂。于学,江南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人,监生,知县,康熙二十二年(1684)任。旧志始于嘉靖间,康熙八年(1669)县令鲁杰复修,十一年(1672),清朝廷诏令所在有司各辑

  • 骖鸾吟稿三种

    三卷。清张祥河(约1853前后在世)编。张祥河生卒年籍贯不详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,张祥河官中州臬使,春间奉命承宣粤西。昔宋范成大,田紫垣出帅广右,取韩愈《骖鸾仙去诗话》,综其所历作曰《骖鸾录》。

  • 宣和北苑贡茶录

    一卷。附北苑别录 一卷。《宣和北苑贡茶录》,宋熊蕃撰。熊蕃,字茂叔,号独善先生,建阳(今福建建阳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工吟诗,善属文,以王安石之学为宗。著作有《宣和北苑贡茶录》。是书先述建茶历史,继述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