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爱日精庐遗稿

爱日精庐遗稿

一卷。清张金吾(1787-1829)撰。金吾字慎旃,别字月霄,江苏昭文(今常熟县)人,学者。道光时诸生。藏书多达八万余卷,并刊行《资治史鉴长编》等书。除本书外,所著还有:《两汉五经博士考》三卷、《广释名》二卷、《言旧录》一卷、《爱日精庐藏书志》三十六卷、《诒经堂续经解》一千四百三十六卷、《金文最》一百二十卷等。本书说《礼》五篇:释冕、释弁、季冬始渔解、贵黍贱稷解、《复褚仙根问禘郊宗祖书》;说《诗》七篇:《相鼠》说、《木瓜》说、《黍离》说、《扬之水》说、《伐檀》说、《蒹葭》说、《菁菁者莪》说;说《书》两篇:殷人富贵说、《康诰》解。又有《宋椠〈经典释文〉残本跋》、《宋蜀大字本〈月令〉跋》,也与经文考证有关。外有杂文四篇。本书中《释冕》、《释弁》两篇篇幅最大。认为“弁”是古代冠的大号,说“弁”可以统括“冕”,说“冕”则不能包含“弁”,所以分之为二,参证群经,并以汉儒之说予以佐证,不再加以论辨。《季冬始渔解》认为,根据《诗》“潜有多鱼”的《传》所说“潜,糁也”,及《笺》所说“冬鱼之性定”,而《释文小尔雅》有“积柴水中,令鱼依之止息,因而取之”的说法,又《周礼》“庖人”注:“鱼雁水涸而性定”,所说的“定”疑即节嗜欲、定心气之“定”,也就是不再孕育的意思,乘其不孕育时猎取它,大仁大义。这种见地,至为精当,发前人之所未发。其论“禘郊宗祖”,根据《公羊》以驳郑君,并申论四禘三祫之义不合于《公羊》,辨理明晰。论《康诰》,认为“康”是畿内国名,不是谥号,很对。而根据马融所说以驳难《书序》,认为作于武王之时,则错。《殷人富贵》、《贵黍贱稷》二篇,也有特见。至于《相鼠》等诗说,不过引申旧解。空发议论而已。有传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江考

    一卷。清毛奇龄撰。毛奇龄(1623-1713或1716),字名甡,字大可,一字齐手,号秋晴,学者又称西河先生。明季诸生。曾参加抗清斗争,失败后流亡山谷,筑斗室,读书其中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

  • 老子故

    二卷。清马其昶(详见《毛诗学》)撰。前人研究《老子》者,或倡三教合一,或主儒道一家,所见各异。马其昶认为孔、老之学同出于《易》,又以《老子》比附《中庸》。所以他撰《老子故》,先考述《周易》、《中庸》,

  • 开元文字音义

    ①一卷。唐玄宗撰,清汪黎庆辑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玄宗开元文字音义》三十卷。《唐会要》云: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三月二十七日,颁示公卿。张九龄《贺御制开元文字音义状》曰:圣制《开元文字音义》三十卷

  • 延清堂帖

    六卷。明陈钜昌(生卒年不详)辑,董其昌书。陈钜昌,字懿卜,生平不详。陈氏辑有四种董氏刻帖,此为其一;另外,还有《太清楼帖摹本》。该帖成于天启甲子(1624),重摹《太清楼帖》之后,其中包括董氏大小真行

  • 海堂居诗集

    一卷。清姚淑撰。姚淑,生卒年不详,字促淑,自号钟山秀才,江苏江宁(今南京市)人。西蜀(今四川)诗人李长祥之继妻。李长祥,字研斋,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,明末抗清将领,官至鲁王监国,加右佥都御史。《

  • 松门稿

    八卷。明王庭譔(1552-1600)撰。王庭譔字敬卿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万历八年(1580年)进士。官至翰林院修撰。著有《松门稿》。是集凡八卷。前有冯琦序。因譔年未四十而没,诗文皆未成就。故冯琦序

  • 扁鹊心书

    三卷。宋窦材(生卒年不详)撰。窦材,真定(今河北省正定县)人,一说山阴(今浙江省绍兴市)人,曾官武翼郎。此书托名扁鹊所传。作者认为草木之药,仅可治小病,故张仲景以下方剂皆不足恃。而灸法才能治大病。用药

  • 开封府志

    三十四卷,明宋伯华修,朱睦挈、曹金纂。宋伯华,字鉴弦,山东益都(今寿光县)人,开封府知府。朱、曹两人《明史》皆有传。《开封府志》明万历十三年(1585)刻印。国内仅北京图书馆有残本十卷,其内容是:卷前

  • 书经管窥

    二卷。清李景星撰。李景星字紫垣,山东费县人,诸生。本书上卷为《虞书》、《夏书》、《商书》,下卷为《周书》,卷首有作者自作的“弁言”和“凡例”。本书主要是发明各篇的大义,偶尔也论及文法。在分段分节处,李

  • 小鸥波馆文钞

    一卷。《诗钞》四卷,《碧城仙馆摘句图》三卷。清管筠撰,管筠,生卒年不详,字湘玉,又字静初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安徽繁昌知县陈文述之继妻,清代文学家、诗人。工诗词,善绘画。晚年性耽禅悦,常画佛像。所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