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灵枢经

灵枢经

十二卷。旧题唐王冰(见《黄帝内经素问》)注,宋史崧(生卒年不详)校正、音释,不确。史崧,南宋绍兴间锦官,家中藏书颇丰,曾据家藏旧本整理过《灵枢经》。《灵枢经》,又称《灵枢》,《黄帝内经灵枢经》,《针经》等。该书约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,非一人一时之作。汉及隋唐志皆不著录。无完整原本传世。隋唐时出现《九灵》、《九墟》及《灵枢》等多种异名传本,后又散佚。至南宋,锦官史崧“参对诸书,再行校正家藏旧本《灵枢》九卷共八十一篇,增修音释,附于卷末,勒为二十四卷。”(《〈灵枢经〉原序》)。这便是后世传本依据。现行本为元人改编,共十二卷。《灵枢经》与《素问》同为我国最古的医学经典,传说二书合为《黄帝内经》。而《灵枢经》又着重于阐发经络、针刺之医理,内容丰富,论述精微严密。每一卷专有侧重,涉及经络部位、走向,与脏腑关系等,还有各种症状的针刺穴位、进针方法、针刺深浅等。书中包括了人体生理、病理、阴阳五行、脏腑经络、营卫气血与人体健康的关系,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及预防疾病的理论等。对后世中医理论发展起到了奠基和指导作用,尤其对中医针灸学具有继往开来之功,意义深远。存有元刊本,明嘉靖前刊本,1955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,1956年、1963年、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校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施氏章句

    一卷。西汉施仇撰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施仇字长聊,沛(今江苏沛县)人,生活于汉宣帝时代。少从田王孙受《易》,与孟喜、梁丘贺并为门人。后诏拜为博士,宣帝甘露中参加石渠阁会议,与诸儒杂论五经同异。弟子张禹

  • 冲虚至德真经

    见《列子》。

  • 景仰撮书

    一名《尚论篇》一卷。明王达(详见《笔畴》条)撰。此书取古人可为师法者共五十二事,采用前列旧文,后系以评论的体例,汇成一编,共一卷。但内容较为肤浅,无甚意义,较其撰《笔畴》为之下矣。有明刊本。

  • 春秋左氏传答问

    一卷。刘师培(详见《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》)撰。民国元年(1912)刘师培游四川,主持成都国学院事,兼任国学学校讲习。学生向他请教有关《左传》的问题,他就随时加以解答,记录下来共二十七条,汇为此书。他大

  • 孝经详说

    六卷。清冉觐祖(1637-1718)撰。冉觐祖字永光,河南中牟(今中牟)人。著述有《天理主敬图》一卷、《性理纂要》八卷、《正蒙补训》四卷、《四书玩注详说》、《易书诗礼春秋详说》、《孝经详说》、《阳明疑

  • 释祭名

    一篇。清成蓉镜撰。详见“释饭鬻”。

  • 比较文法

    黎锦熙撰。黎氏生平著述,见《新著国语文法》。是书以“实体词七位”的体系来支配《马氏文通》,审查其例句,批判其说法。主要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相比较,也兼及英语、日语等外语。开创了比较文法研究的先例,对古

  • 重修襄垣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清袁良修,杨彬、刘纂。袁良字万贞,号利亭。山东禹城县人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)进士,四十二年(1703)任襄垣县知县。在任期,清廉自矢,爱民课士,惠恤有方,绅衿商民,会刻石记德,载入本志艺文

  • 于湖集

    四十卷。宋张孝祥(1132-1169)撰。张孝祥,字安国,号于湖居士,乌江(今安徽和县)人。绍兴二十四年(1154)进士。孝宗时,累迁中书舍人、直学士院、领建康留守。不久,以荆南湖北路安抚使,请祠。进

  • 郭令公遗事

    一卷。明来棐编,其子文豸续编。来棐字体忱,陕西华州(今华县)人,曾官任确山县令。来氏曾采辑唐郭子仪、宋寇准遗事,撰成《郭寇随笔》二卷。此书即第一卷。因仅刊此卷。故改题《郭令公遗事》。书中列有采用书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