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淮安府志

淮安府志

四十卷,首一卷。清孙云锦修,吴昆田、高延第纂。孙云锦,字海岑,桐城人。贡生,清光绪六年任淮安知府,八年回任。吴昆田(1808-1882),原名大田,字云圃,号稼轩,清河人。清道光十四年(1834)举人,官内阁中书委署侍读。著有《山阳风俗物产志》、《清河县志》、《安东县志》、《漱六山房全集》。高延第(1823-1886),字子山,号槐西居士,山阳人。著有《北游纪程》、《老子证义》、《涌萃山房文集》等。乾隆旧志自纂修以来,越一百三十余年,其间河道迁移、漕盐改易,社会变乱,秩官、营伍更制,恐久而泯没无稽,故知府事孙云锦延请郡邑名彦,博采慎取,纂而成书。此志始纂于光绪七年十月,迄九年四月蒇事,十年甲申仲夏刊行。此志凡四十卷,首卷为序、凡例、图说;卷一郡县建置沿革表;卷二疆域;卷三至四城池;卷五至七河防;卷八漕运;卷九至十四职官表;卷十五至二十民赋;卷二十一学校;卷二十二至二十五贡举表;卷二十六军政;卷二十七仕绩;卷二十八至三十四人物;卷三十五至三十六列女;卷三十七古迹;卷三十八艺文;卷三十九至四十杂记。淮安府旧志,标目至九十,过于累犊,此志为目十六,其子目四十四,较为简要。纂者吴昆田等人,为郡中名彦,时淮郡县志大抵皆出其手,故资料丰富,详简得当。淮郡为南北漕运之冲,河防、漕运记载尤详。文艺一卷,但列书目,不录诗文,因同时已由郡人别辑《淮安艺文志》八卷,附刊《山阳县志》中,故其省略。卷二《疆域·风俗》所记咸丰年间,纲盐改票,致使淮安府西“河运单微,贸易衰……向之铜山金穴湮为土灰,百事罢,生计萧然。”即乡镇兴衰过程的真实记录。有光绪十年(1884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集虚斋学古文

    十二卷。清方楘如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方楘如字若文,一字文輈,淳安(今浙江淳安县)人。康熙四十五年(1705)进士,官丰润知县。少年受业于毛奇龄,博学强记,通经史百家,工于古文,其制举业最有时名

  •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三编

    (民国十九年拓本)吴宝炜编次。宝炜字宜常,河南潢川人。著有《魏三体石经录》等。此书集拓残字四卷,是继马衡《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》而作的。集一百七十八石。其中《周易》九石三十一字;《尚书》十二石三十

  • 可传集

    一卷。明袁华(1316-1382)撰。袁华字子英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少时聪颖非凡,读书记诵不忘,工诗,尤长于乐府。洪武初,授苏州训导。后因其子获罪,因累逮系死于南京。著有《耕学斋诗集》十二卷,《可传

  • 无锡县志

    四十二卷。清徐永言修,严绳孙、秦松龄纂。严绳孙,字荪友,江苏无锡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以博学鸿儒荐召试,授翰林检讨,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。与秀水朱彝尊、吴江潘耒、富平李因齐称四布衣。参于修纂《

  • 别雅

    五卷。清吴玉搢撰。吴玉搢(1699——1774)字籍五,号山夫,晚号顿研,又号钝根。江苏山阴(今江苏淮安县)人。于仕途不遇,晚年方得贡生,授凤阳府训导。生平究心金石、文字之学。尚著《说文引经考》二卷、

  • 四书讲义

    十一卷。清王元启(1714-1786)撰。元启字宋贤,号惺斋,浙江嘉兴人。清学者,历算家。著有《惺斋杂著》、《勾股衍》等。是书卷首有自序,章次为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四卷、《论语》三卷、补一卷、《孟子

  • 湘潭郭氏闺秀集

    ① 一卷。清郭笙愉(生卒年不详)辑。笙愉,女,字润玉,湖南湘潭人,李星沅妻。本集辑郭氏三代仕女诗作。《独吟楼诗》,郭步韫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郭步韫,为郭润玉姑祖母。是集序称其家诗事以步韫为导,一传三代,

  • 濂洛风雅

    六卷。元金履祥(1232-1303)编。金履祥字吉父,号仁山。浙江兰溪人。著有《尚书表注》等。是书乃至正十六年(1356)履祥馆于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。原本选录周子、程子以至王柏等四十八人之诗,而冠以

  • 孟子注

    二卷。清陈澧(详见《别本孟子注》)撰。是书首有陈澧自题。所注皆从涵泳体验得来,或举其要,或抉其微,或发其疑,又或借以证史感时。语皆平实,不骛高深。书间有涉及考订处,如“郊关之内,有囿方四十里”,澧认为

  • 旧闻证误

    四卷。南宋李心传(1167-1244)撰。李心传字微之,一字伯微,号秀岩。隆州井研(今属四川省)人。庆元元年科举落榜后,便专事著述。晚年赐进士出身,任史馆校勘,主修《中兴四朝帝纪》。又修有《十三朝会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