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河北通志稿

河北通志稿

四十七卷,附目录一册。河南通志馆修,民国王树楠、张国淦等纂。王树楠(1857-1936),字晋卿,晚号陶庐老人,河北新城县人。十六岁中秀才,二十一岁入省城保定府莲池书院读书。同治十三年(1874),他参预了续修《畿辅通志》的纂修工作。光绪八年(1882)应冀州知府吴汝纶邀请,兼任信都书院主讲,讲授经史。光绪二十年(1886)中进士,授为工部主事。次年出任四川省青神县知县,十七年(1891)调任资阳县令,二十年(1894)调富顺知县,二十一年(1895)革职,旋聘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府。翌年,又应陕甘总督陶模的聘请,赴兰州任事。后历任甘肃省宁夏府中卫县县令、甘肃平庆、兰州诸道等官职。后为新疆候补道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入新疆,署布政使,主管一省财政、民政。民国三年(1914),北洋军阀政府开清史馆纂修清朝史,王树楠以总纂起聘入馆。1928年,应张学良邀请,出任萃升书院主讲。1930年后,回北京定居,从事著述,1936年正月于北京而终。王树楠一生以学问名世,能诗善文,尤精经史之学。他一生参与修纂方志之多,超过他人。其所纂有《新疆图志》、《奉天通志》、《新城县志》、《法源寺志》,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。王树楠主张方志应“记地事、道地慝、辨地物、知地俗、以求地应”,并认为“志者史之例也。史记一国之事,则去取不得不严,志记一隅之事,则去取不得不宽。故省、府、县志递加详焉。”这些原则一直被后人所遵守。张国淦(1876-1959),字乾若,又字仲嘉,号石公,湖北蒲圻人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中举人,又二年考取内阁中书。三十一年(1905)清政府设考察政治馆(后改为“宪政编查馆”),张国淦招入馆任馆员。1912年4月他受袁世凯器重,任国务院铨叙局局长、秘书长、教育总长。1926年7月,他开始专心致志地从事史地调查研究和写作工作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1954年当选为北京市人民政协委员,1955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。其主要著述有:《中国古方志考》、《〈永乐大典〉方志辑本》、《黑龙江志略》、《芜湖乡土志》、《续修河北通志》以及《辛亥革命史料》、《潜园诗文集》等。《河北通志稿》民国二十四年(1935)河北省通志馆铅印本。县沿革表一卷、水道篇六卷、关隘六卷、古迹十二卷、艺文八卷、方言二卷、人物六卷、列传四卷、旧志源流二卷,共四十七卷。此志特点是统计图表较全,包括土地统计比较表、村镇表、气温比较表、气温变差表、雨量比较表、雨量变差表、东亚气压分布图、本省雨量分布图、地质统计比较表、地质剖面图、土壤分布图、山脉图、水道图、水道变迁图、历代职官表、交通统计比较表、学校统计、卒业人数统计、户口比较表、历代户口盛衰比较表、近三十年田价比较表、近三十年工价比较表、外货输入土货输出比较表、近三十年物价比较表、矿区图、全省矿产统计表、各县湖泊表等。《河北通志稿》尚有未刊印稿本六十二册,藏于湖北省图书馆。其中河北省志料十册,燕京道志料十四册,合计志料二十四册。另外三十八册为:序、凡例、目录一册;地理志:疆域(市集表)、气候、地质各一册,关隘三册,古迹(园亭宅墅)一册,封爵二册,赋税(田赋、盐税、关税、厘金印花、烟酒税、财政预算表)十一册,交涉(通商、租界、驿站)二册,警政(各县概况)一册,教育(学制)二册,水利(津梁、堤闸)、恤政(仓储表)各一册;民事志:风土(谣俗、礼俗、水道述略)一册;食货志:(农业、工业、商业、矿业、渔业、矿产、物产)四册;文献志:(官绩、金石)五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莝录

    三卷。著者生卒年仕履均不详。《莝录》是一部杂品之作,此书卷首抄自袁陶斋的著书,但不知陶斋是何人,也无从考据。全书所载十一类,包括文房通用到养育禽兽,每类都记载其篇名,又参与著者一些新的看法。书中内容繁

  • 中衢一勺

    七卷。清包世臣(1775-1855)撰。清包世臣,字慎伯、诚伯,号倦翁、小倦游阁外史等。安徽泾县人。嘉庆举人,官江西新喻知县,因劾去官。晚年寓居江宁。工书。有《艺舟双楫》、《小倦游阁文集》、《管情三义

  •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

    八十卷。清纳兰性德(1655-1685)编。相传其稿出自陆元辅,性德死后,徐乾学刻入《九经解》,才取性德的名字。性德原作成德,字容若。满洲正黄旗人。康熙十四年(1675)进士。官至乾清门侍卫。有《纳兰

  • 二南遗音

    四卷。清刘绍攽(生卒年不详)编。刘绍攽字继贡,三原(今陕西)人。雍正中以诸生荐为什邡县,调南允,有政声。工诗文,喜讲古韵、方程句股,熟于史事并各代典制。著有《九畹集》、《周易详说》。是集凡四卷。所录皆

  • 乡礼合编

    三卷。朝鲜正宗二十年丙辰李秉模等奉命纂辑。李秉模(生卒年不详),字彝则,号静修斋,德水(今地不详)人,畏斋端夏之玄孙,英祖四十九年癸巳中进士,不久即登文科,官提学;又迁兵曹判书,正祖朝拜左相,升领相;

  • 温经室游戏翰墨

    二十卷。清孔广林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孔广林,字幼髯,山东曲阜人。著名经学家孔广森之兄。孔广林一生敦朴好古,精研经学,著有《说经五稿》三十六卷,《仪礼·士冠礼》一卷,《通德遗书所见录》七十二卷。晚岁亲故凋

  • 文选理学权舆补

    一卷。清孙志祖(1737-1801)编撰。孙志祖编撰此书目的是“欲广汪师韩之书,以示世之为选学者”(《自序》)。其体例:首列篇名,次列出选文之内容、章句等有疑义及衍误、讹脱之处,参核前人的评论,间有按

  • 藏书纪事诗

    七卷。清叶昌炽撰。叶昌炽(1847-1917),字鞠裳,与叶德辉同族,室名花桥老屋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光绪十六年(1890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为人学识出众,长于金石考证、版本目录,尤嗜校书。曾经

  • 论语古解

    十卷。清梁廷楠(1796-1861)撰。廷楠字章冉,广东顺德人。官至澄海县训导。清史学家、戏曲家。精于史部,有《南汉书》、《金石称例》、《论语古解》、《粤海关志》、《海国四说》、《夷氛闻记》等。擅长戏

  • 六书辨

    一卷。近代徐绍桢(生卒年未详)撰。绍桢字固卿,广东番禺人。清末举人。官江宁候补道。是书系解释六书之作,仅就许氏《说文叙》的说解,括其大旨,依六书次第加以论说。并未博引古今各家之说,列其同异,辨其是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