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江阴县志

江阴县志

① 二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蔡澍修,罗士瓒续修。蔡澍(1674-?),字和霖,山东高苑人。清雍正元年(1723)进士,十三年选授江阴县令。其在任九年,颇有政声,“妇孺咸识其面,事至裁决如神”。罗士缵,字鬯三,广东东莞人。岁贡生,于乾隆九年署江阴县令。乾隆八年,蔡澍组织学行兼擅文士数人,借东隐山房,分编合纂书成。刊刻未竣,以告老辞位,由署县罗士瓒继修,“审异致同,删去重复,以成全璧”。卷帙倍于前志,卷目略有变通。下限至乾隆九年。此志体例略同诸县,其文详密赡雅,独异者乙酉纪事为一卷,记阎陈守城之事,子目忠义独专一册,载述尤为翔实。有清乾隆九年(1744)刻本。②二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陈延恩修,李兆洛、周仲简纂。陈延恩,字登之,江西新城人。监生,以候补通判于道光十八年署江阴知县。李兆洛(1769-1841),字绅琦、申耆,号养一老人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。清嘉庆十年(1805)进士,选翰林院庶吉士,历任武英殿协修、安徽风台知县等。还先后主讲安徽真儒、敬敷、江阴暨阳书院。李氏工诗文、书法,精考证,通音韵、史地、历算之学,尤擅舆地学,为清代著名地理学家。曾专治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文献通考》,校订《水经注》等数十种,著有《养一斋文集》、《养一斋诗集》、《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》、《历代地理沿革图》等,并主持编纂《武进阳湖合志》、《风台县志》、《怀远县志》、《东流县志》等。此志承清乾隆蔡澎修志之后,历经六十余年,邑令陈延恩邀邑中学儒分司纂辑,由李兆洛统持大纲,于道光二十年(1840)手定而成。全书二十八卷,卷首列旧序、修辑姓氏、凡例、全图;卷一建置,其子目七,为沿革、城池、官署、仓库、刑狱、官宇、义局;卷二疆域,其子目七,为星野、道里、坊乡、镇保、邮铺、桥梁、坊表;卷三山川,其子目五,为山、江、湖、河港、闸堰;卷四民赋,其子目九,为户口、田壤、沙田、赋额、蠲复、积贮、关榷、盐策、徭役;卷五学校,其子目三,为庙制、学制、书院;卷六武备,其子目十,为军制、城守、水师、防汛、马路、关寨、形势、江防、训练、军装;卷七秩祀;其子目二,为坛迹、祠庙;卷八祥异;卷九风俗,其子目九,为四民、妇女、二氏、游民、通尚、岁时、农占、谚语、方言;卷十物产;卷十一至十二秩官、附禄秩;卷十三至十四选举、附封赠袭荫;卷十五名宦;卷十六至十八人物,其子目十二,为崇祀乡贤、侯定乡贤、崇祀忠义孝弟,未祀忠义孝弟、儒林、文苑、政绩、行谊、隐逸、耆旧、艺术、侨寓;卷十九至二十列女,其子目五,为节妇、贞女、孝妇孝女、烈妇烈女、贞寿;卷二十一方外,其子目二,为释、道;卷二十二古迹、附园野冢墓;卷二十三寺观,其子目六,为寺、庵、观、院、殿、阁;卷二十四至二十七艺文,其子目八,为疏、议、书、序、记、杂著、赋、诗;卷二十八识余。此志体例精严,制裁有法,兴邦沿革明析,人情风俗简括。全书就前诸志繁简异同,参考互订,不厌求详,为当时推为佳志。其志卷首凡例,论断极精,载图五十余幅、制作精细,城乡镇保,境界分明,一邑形胜,一目了然。与前志不同之处,卷九风俗一门,其中有二氏、游民二目。有清道光二十年(1840)刻本。③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卢思诚修,冯寿镜续修,清季念诒纂,夏炜如续纂。卢思诚,字直夫,福建侯官人,于光绪二年代理江阴县知县。冯寿镜,字已亭,浙江德清人。进士,于光绪三年署江阴县知县。季念诒,字钧谋,又字芑伯,晚号颐叟,江阴县人。道光三十年(1850)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,主讲紫琅、求知、礼延书院,曾修《通州志》,辑咸丰十年以来江阴死难者为《忠义录》十四卷。夏炜如(1797-1876),字永曦,又字怡云,江阴县人。恩贡生,直隶州州判。清光绪二年,卢思诚奉命始修,以备“省志权舆”,因延季念诒总纂,学优行卓者分司其事。不久由于卢思诚调离,中经光绪三年继任知县沈伟田续修,最终由再继任知县冯寿镜在光绪四年(1878年)八月修成付印。此志目录与前道光志异同之处是:其凡例亦沿用前志,为前志增补而续之,其不同前志处,古迹冢墓条目,前志为一卷,此则分为二卷,增添忠义总纲一卷为二十九卷,并附以寇变纪略。有清光绪四年(1878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诒经堂续经解

    一千四百三十六卷。清张金吾(1787-1829)编。张金吾字慎旃,一字月霄,昭文(今江苏常熟)人。张海鹏之侄,与同乡陈揆友善。少孤,天性聪颖。少时便好学古诗文,及长,读书于“照旷阁”藏书楼,便博览群书

  • 释书

    一卷。清何西夏撰。本书卷首有序。在注释体例上,分《虞书》、《夏书》、《商书》、《周书》来分别加以解释。对每篇或释大义,或只解释一字一句,均出于己意,没有引用他人之说,但大多解释肤浅,没有什么新意的阐发

  • 读书杂记

    ① 一卷。清王绍兰撰。王绍兰生平事迹已著录。此书仿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而作,亦为校订群书之文,体例亦相差无几。全书共分《荀子》七条,《墨子》八条,《商君书》二条,《吕氏春秋》五条,《淮南子》十三条,《贾

  • 陶朱公养鱼经

    见《养鱼经》。

  • 陆氏毛诗异文辑

    一卷。清沈淑(详见《毛诗异文补》)撰。此书摭拾唐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音释解诗所引异文,汇为一编,搜罗排比,大体上还算该洽。虽然所辑之文,或并录音释,或释文本有音释而此书只辑异文。又《释文》所引经文,有与

  • 葛庄编年诗

    清刘廷玑(约1676前后在世)撰。生平详见《葛庄诗抄》(辞目)。是集为刘廷玑在淮徐道为官时所作之诗。分年编次。所录上起康熙十六年(1677)下迄康熙五十一年。后附《补遗》一卷。其诗文辞清浅,“一片性灵

  • 礼记纂图注义

    十三卷。元彭廉夫(生卒年不详)撰。此书见乾隆钦定《礼记义疏》,杭世骏《续礼记集说》,而系辑自《永乐大典》,为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戴震等所编。考此书卷次可知,卷一《曲礼》谓“礼之委曲细微者”一节,第二行有

  • 学庸图说

    一卷。清侯连城撰。连城字宗璞,江苏梁溪(今江苏无锡)人。是书首有连城自序及例言。四书中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随时记录,不相联贯。唯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逐节相生,脉络交贯,由一章化为全部,而全部又归于一章,其

  • 栖真志

    四卷。明夏树芳撰。树芳字茂卿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万历十三年(1585)举人。生卒仕履均不详。“栖真”,即修真栖静的意思。该书是记载周秦以至元代相信释老之士的事迹的专著。但书中人物生活时代前后错舛者甚

  • 声谱

    二卷。清时庸劢撰。庸劢字时臣,单父(山东单县)人,生平不详。是书吴重憙序云庸劢专心音学,拟仿顾氏意,著《声学十书》。光绪十八年(1892年)先后刊成《声谱》、《声说》二种。书刻于河南,流传甚稀。其《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