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水品

水品

二卷。明徐献忠(详见《吴兴掌故集》)撰。是书主要内容记载品煎茶之水。一卷首为总论,以下分为七部分:一曰源、二曰清、三曰流、四曰甘、五曰寒、六曰品、七曰杂说。二卷详记诸水。从上池水至金山寒穴泉。目录列有三十四水之名,然而正文中却多出喷雾崖瀑、万县西山包泉、云阳县天师泉、潼川盐亭县飞龙泉、遂宁县灵泉等五水。又麻姑山神功泉,书前目录将其目列在铁筛泉后,而正文中却居铁筛泉之前。是书上卷第六篇中驳陆羽所品虎邱石水及二瀑水、吴松江水、张又新所品淮水、第七篇中驳陆羽煮水初沸,调以盐味之说,也自有见地。然而书中时有互相矛盾之说:如上卷论瀑水不可饮。下卷则列喷雾崖瀑,引张商英之说,认为偏宜煮茗;下卷济南诸泉条中,论珍珠泉涌出串串珠泡,形似珍珠,认为山气太盛,不可饮用;天台桐柏宫水条,又说涌起入珠,甘冽入品。是书旧本题名为《水品全帙》,名为何意,殊不可解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编撰者考田崇衡、蒋灼二跋,皆称《水品》,并无“全帙”字样,恐为后人传说之误。是书虽然有些谬误之处,但在记载煎茶之水方面是一独创,可为后人提供有益的借鉴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据浙江巡抚采进本列为存目。现存有《说郛》本,《夷门广牍·食品》均载有此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干宝周易注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晋干宝撰,清孙堂辑,载于《汉魏二十一家易注》中。干宝字令升,新蔡(今河南新蔡县)人,官至司徒右长史散骑常侍。其事见于《晋书》本传。《经典释文》称,其《易》注凡十卷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有《

  • 道林诸集

    不分卷。明蒋信(1483-1559)撰。蒋信字卿实,号道林,常德(今属湖南)人。嘉靖十一年(1532)中进士。历任户部主事、兵部员外郎、四川佥事、贵州提学副使。建正学、文明书院。后以病告归,筑舍讲学,

  • 阙史

    见《唐阙史》。

  • 北泉集

    无卷数。明蓝田(约1538年前后在世)撰。蓝田,字玉甫,号北泉,山东即墨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二年(1523)进士。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。张璁等希旨议大礼,蓝田屡上抗论,受杖几死,又纠劾陈诜不法事,直声大

  • 夏小正集解

    四卷。清顾问撰。顾问,字桐阴,高邮(今江苏高邮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是书就黄叔琳注本而重加考订,经文与朱熹《仪礼经传通解》相折衷,传则参考金履祥《通鉴前编》。总目后有乾隆四十九(1784)自识,并

  • 说文段注订补

    十四卷。清王绍兰(1760-1825)撰。绍兰字畹馨,号南陔,晚年自号思惟居士,萧山(今属浙江)人。乾隆五十八年(1793)进士,官至福建巡抚。学以许慎、郑玄为宗,于《仪礼》、《说文》致力尤深,著述宏

  • 铁庐集

    三卷。《外集》二卷。《后录》一卷。清潘天成(1654-1727)撰。潘天成,字锡畴,江苏溧阳人。后移居安徽桐城,为安庆府学生。据《溧阳志》载,其幼与父母避仇相失。年十五,乞食行求,遇于江西界,百计迎归

  • 续轩渠集

    十卷。元洪希文(1282-1366)撰。附录一卷,乃其父岩虎诗。岩虎字德章,号吾圃。甫田人。希文字汝质,号去华。岩虎诗集名《轩渠集》,因而希文集以续名。《轩渠集》亡佚,故摭其遗诗附于卷末。其七世族孙绍

  • 简字五种

    五卷。劳乃宣(1843-1921)撰。劳乃宣字季瑄,号玉初,自号矩斋,晚年又号韧叟,浙江桐乡人。1865年中举人,1871年中进士。1873年在河北通志局从事编纂。1878年后历任河北临渝、南皮、吴桥

  • 菊花百咏

    一卷。明杨循吉(1458-1546)撰。杨循吉,字君谦,自号南峰山人,吴县(今属江苏)人,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授礼部主事,后乞病归。详见(《苏州府纂修识异》)。此编以菊花的不同种类,各按花名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