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真志
四卷。明夏树芳撰。树芳字茂卿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万历十三年(1585)举人。生卒仕履均不详。“栖真”,即修真栖静的意思。该书是记载周秦以至元代相信释老之士的事迹的专著。但书中人物生活时代前后错舛者甚多,而象江淹、谢灵运、李贺、欧阳修、苏轼、黄庭坚、秦观、朱熹等,只是言论词章中偶有关于佛道之言论的人,作者亦一并收入,可见收录颇为牵合不伦。书前有陈继儒序。
四卷。明夏树芳撰。树芳字茂卿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万历十三年(1585)举人。生卒仕履均不详。“栖真”,即修真栖静的意思。该书是记载周秦以至元代相信释老之士的事迹的专著。但书中人物生活时代前后错舛者甚多,而象江淹、谢灵运、李贺、欧阳修、苏轼、黄庭坚、秦观、朱熹等,只是言论词章中偶有关于佛道之言论的人,作者亦一并收入,可见收录颇为牵合不伦。书前有陈继儒序。
四卷。清杨陆荣撰。杨陆荣,江南青浦县(今上海市青浦县)人。明思宗崇祯十七年(1644年)三月,李自成农民军攻克北京,思宗吊死煤山(今景山)。五月,福王在南京建立第一个南明政权,次年被南下的清军消灭。接
一卷。魏王肃(详见《仪礼注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是书对《丧服》之义加以发挥。如亲丧君来吊节,根据《土丧礼》及《丧大记》;三年丧终服不吊,及有小功丧服,改葬父母节,根据《杂记》;老疾三谏去者节,根据《丧服
十八卷。明黄文焕撰。文焕字维章,永福(今属广西省)人,生卒年不详。天启五年(1625)进士。崇祯中,由山阳县知县,擢翰林院编修。坐钩党,与黄道周同下诏狱,后得释,流寓南都而终。著有《赭留集》,系在狱中
六卷首一卷,清戴焕南修,张灿奎纂。戴焕南,字杞山,湖南宁乡县人。光绪三年(1877)任新宁州知州。张灿奎,字星弧,广西龙州县人,同治四年(1865)举人,光绪二年(1876)任新宁州学正。旧志创修于道
一卷。明王应昌撰,王锬续成。应昌字亮之,嵊县(今属浙江)人,生卒不详,万历元年(1573)举人。锬乃应昌子,字长颖,入清后官上海县知县,生卒亦不详。该书主要记叙历代理学源流,分开天第一组,承天第一宗,
三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清孙采芙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采英,江苏仪征人,胡培系之妻。此书有光绪十三年(1887)世泽楼刊本。
二十八卷。明黄光升撰。光升字明举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嘉靖进士。历官兵部侍郎。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,改督川、湖、贵州军务,擢刑部尚书。著有《昭代典则》。此书记明太祖起兵至穆宗隆庆六年(1352-15
六卷,清沈致坚纂。沈志坚,字卓梧,湖北黄冈人,举人。夙好藏书,精于考证。曾著《三国地理志补》、《黄州府志证误》。其平时浏览古籍,凡有关黄州,考之旧志未采录者,辄自笔记,历数月而新志成。宣统二年(191
十二卷。清朱栗夷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栗夷字心庵。山阴(今山西省山阴县)人。本书采集佑《通典》,马瑞临《文献通考》、邱浚《大学衍义补》等书。然后,按类编辑。全书分十四回。虽然书名为《政谱》,实际仍为策略
乾刚坤柔,比乐师忧,临,观之义,或与或求。屯见而不失其居,蒙杂而著。震起也,艮止也,损益盛衰之始也。大畜时也,无妄灾也。萃聚而升不来也,谦轻,而豫怠也。噬嗑食也,贲无色也;兑见而巽伏也。随无故也,蛊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