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松邻文集

松邻文集

四卷。清吴昌绶(1810-1867)撰。吴昌绶字伯宛,号印丞。浙江杭县人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举人。吴昌绶博雅工诗古文词,长于考证经史、金石、目录、版本之学,著有《龚定庵年谱》、《吴郡通典》,又刊有《松邻丛书二十余种》。此集凡四卷。卷一为清《孝献皇后行状》及《传》、《跋》、《东朝崇养录跋》,《校邦畿水刑集说跋》,均有关掌故。卷二为昌绶选刊宋元及明初人词,合别集、总集凡十七家,精校印行,世称“双照楼本”。后将书版归武进陶氏。卷三为《杨太守沂孙观瀛居士文》。是谓包安吴论书多特识,恨过事矜张,品月时贤,匪皆征信,太守劬学深思,粹然一勃于正,其于篆法,雅重先白山民。又谓张编修惠言篆,淳雅和平之气,实过于邓,吴昌绶窃意邓书神骨骏迈,诚足震荡一时,第誉者过当,学之多弊,编修与渊如北江,覃研小篆,通儒之笔,与邓蹊径不向。卷四为《唐栖劳氏三君传》,李玉如、包承善两墓志铭,叶姬张氏玉真墓志铭,《杨氏丰华堂藏书记》,均为传作。昌绶《梅祖庵杂诗》有云:“秾纤外自具风骨,浑朴中能见性情。强学单寒何所苦,平生文派薄桐城”。秾纤二句,盖即自评其文,所谓得失寸心知也。光绪庚子之乱,慈仁寺被烧,改寺基为昭忠祠,独顾亭林祠屋数楹犹存,有唐开成井阑,与王赐振书祠记刻石犹未佚。民国十年(1921),浙江旅京士人,集资重建,吴昌绶躬亲其役,并撰祠记,文见卷四。顾祠本以平定张穆附祀,吴昌绶卒后,同人公议,与张穆同设位附祀。有民国18年(1929)杭县吴氏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荛圃藏书题识续录

    四卷,杂著一卷。清黄丕烈撰,由王大隆辑出。王大隆,字欣夫,(1901-1966)浙江秀水人,文献学家,曾任复旦大学教授。其时寄居吴县,鉴于江阴缪荃孙所辑《士礼居藏书题跋记》仅从聊城杨绍和(约1830-

  • 载书图题咏

    一卷。清王士祯(1634-1711)等著。王士祯字贻上,号阮亭,别号渔洋山人,新城(今山东桓台)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授扬州推官,迁国子监祭酒、翰林院侍讲学士,累官至刑部尚书。后因避讳改为士

  • 西楼集

    十八卷。明邓原岳(约1607年前后在世)撰。邓原岳,字汝高,闽县(今福建福州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进士。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。著有《西楼集》。是集为邓原岳诗文别集。凡十八卷。诗十卷,文

  • 尚书注

    一卷。汉马融(79-166年)撰,清王谟辑。马融字季长,右扶风茂陵(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)人,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、文学家,桓帝时曾任南郡太守。他才高博洽,为世之通儒,门徒常有数百千人,著名的经学家卢

  • 周易要义

    十卷。宋魏了翁(1178-1237)撰。了翁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《宋史·儒林传》载,年数岁从诸兄入学,俨如成人。少长,英悟绝出,日诵千余言,过目不再览,乡里称为神童。庆元五年(11

  • 复堂文续

    五卷。清谭献(1832-1901撰。谭献生平详见《复堂文集》辞目)撰,谭献辞官之后,精力大半精研子部书籍,其校勘董仲舒文、《淮南子》等书尤见功力,发前人所未发,见众人之所忽,有继往开来之功。其文续得乃

  • 艺海珠尘

    十集,二百零六种,三百七十五卷。清吴省兰编辑,清钱熙辅增辑。吴省兰字泉之,一字稷堂,南汇(今江苏南汇)人。乾隆举人,赐进士,官至工部左侍郎,降补侍讲,升侍读学士。自少博闻强记,与其兄吴省钦齐名。钱熙辅

  • 小戴礼记注

    无卷数。东汉卢植(159-192)撰,清王谟辑佚。卢植字子干,涿郡(今河北省涿县)人,官至九江太守。少与郑玄俱从马融受学,著有《尚书章句》、《三礼解诂》等书。事迹具《后汉书》本传。是书隋志著录作十卷,

  • 周易旁注会通

    十四卷。明姚文蔚编。文蔚字养谷,钱塘(今浙江余杭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)进士,任南京太仆寺少卿。当初,休宁朱升作《周易旁注》,用王弼本;后程应明更定,从朱子本;文蔚认为经传相离,不便诵读,且旁注细

  • 诗韵释略

    五卷。题明梁应圻订。平水一百零六韵明清词章之士奉为准则,明潘恩撰《诗韵辑略》,其后潘云杰复撰《诗韵释要》五卷,潘氏为云间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,生平不详。《天禄琳琅书目前编》卷七谓该书附以《古韵释要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