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来凤县志

来凤县志

①十二卷,清林翼池修,蒲又洪纂。林翼池,字警斋,福建同安人,进士,官来凤知县。蒲又洪,字观斋,甘肃秦州人,增生,官来凤县丞。乾隆元年(1736)废散毛、大旺、卯峒、漫水、东流、蜡壁六土司为来凤县,属施南府。清以前无志乘,康熙五十九年(1720)卯峒安抚使向舜撰《卯峒安抚司志》六卷,今无传本。林翼池知县事,议修志乘。蒲又洪出其所纂稿本,重加搜辑,历数月而告竣。《来凤县志》传抄乾隆二十一年(1756)本。此志立纲分目,不知仿自何本,编辑次第,义例未明。建置所关甚大,乾隆元年(1736)改土归流,设县治于散毛司的桐子园,勘定城基。四年(1739)建知县训导等公署,定名街巷集场,建常平仓,社仓,典制所在,宜另立一门,此编附于疆域志。学校志中,学官、考棚、宾兴等均未列子目。军政志中,仅载营房、关隘、铺兵、津梁,而军制兵事未曾详列。食货志中,杂税、盐引、硝额也未采入。礼仪志后继以艺文,而选举、人物二志列于艺文之后,先后轻重未免失序。此志修时值来凤县建设未久,咨询不易。考证实难,只将采访所得草创成书,一县之事实借以流传,不得以志例绳之。② 三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李勖修,何远鉴等修。李勖,字南渠,山东诸城人,进士,官来凤知县。何远鉴,参见同治施南府志。县志创修于乾隆二十一年(1756)县令林翼池。嘉庆时,县人王煜纂志稿二十二卷,兵燹之后,颇多散失。李勖莅任,延何远鉴等重加搜辑。成书于同治四年(1865)。《来凤县志》同治四年刻本。共三十卷。首一卷。末一卷,分天文志、地舆志、建置志、典礼志、食货志、武备志、职官志、选举志、人物志、列女志、土司志、风俗志、物产志、艺文志、杂缀志。此志天文志,历考诸书之论翼轸,以正其失。林志载邑自春秋至唐,所录俱有所据,称宋属施南宣抚司,明初分置散毛、大旺诸司,则未详考其沿革,此志地舆志更正之。县自改设后,循良之吏不乏其人,因未经呈请咨题不能安其品目,此志职官志特编政绩类汇列。土司服属数百年,奉朝贡备征调,土官不载,建革难明,省志附藩封之后,府志列官师之末,此志特本其意作土司志。艺文志所载诗文皆有关一县山水人物、政治事迹,其无关者虽工不录。惟典史张宁惜春一律,府志采之,遵录于志篇。此志立纲分目,各以类从,无类可分者,编为杂缀志,附以集异、存疑、祥眚、掇拾四类。此志较林志详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历代赋格

    十五卷。清陆葇(1630-1699)编。陆葇,原名世枋,字义山,一字次友,号雅坪,浙江平湖县人。康熙六年(1667)进士,管内秘书院典籍。召试“博学鸿儒”一等,授翰林院编修,分纂《明史》。后奉命值南书

  • 春秋通训

    六卷。宋张大亨(详见《春秋五礼例宗》)撰。张大亨学出苏轼,其观点亦近之。苏氏尊《左传》,认为“丘明之书与六经孔孟合者十常八九”。张氏此书旨在阐发《春秋》大义,然其所论多得苏氏之旨。如鲁庄十五年《经》“

  • 周易无忘录

    三卷。清蒋珣撰。珣字少泉,浙江余姚人,嘉庆举人,官至瑞安教谕。著有《易义》、《书义》、《诗义》、《春秋》等经无忘录。《周易无忘录》分上中下三卷,上卷论卦爻及彖象传之微旨,中卷发系辞、说卦、序卦、杂卦诸

  • 大学困学录

    一卷。中庸困学录一卷。清王澍撰,王澍详《禹贡谱》条。此二书主朱熹之说,而力辩陆王心性之学之误,但并不囿于门户之见,于陆王经说中可取之处亦加以吸收。该书虽也是科举之书,但于学问用功甚笃,非一般敷衍讲章可

  • 萝庵游赏小志

    一卷。清李慈铭撰。李慈铭(1829-1894),字伯,号莼客,室名越缦堂。浙江会稽(今绍兴、上虞)人。光绪六年(1880)进士。任户部江南司浚郎、山西道监察御史等。一生著述甚丰,著有《绍兴府志校记》、

  • 二希堂文集

    十二卷。清蔡世远(1681-1732)撰。蔡世远字闻之,号梁村。漳浦(今福建)人。康熙、雍正时学者、古文家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进士。官至礼部侍郎。谥文勤。著有《二希堂文集》。此集共十二卷,卷一至

  • 凤川先生文集

    三卷。明刘良臣(约1501年前后在世)撰。刘良臣,字尧卿,别号凤川。河东芮城(今山西芮城)人,生卒年不详。弘治十四年(1501)举人。官杨州府主簿,改平凉府。良臣自为诸生好为古文辞,二十岁即应明经科考

  • 西昌县志

    不分卷,佚名纂。《西昌县志》清乾隆间修,抄本。此志既不分卷,又无叙跋。其所记选举,断自雍正十二年(1734)。文武仕宦,亦至乾隆二十四年(1759)止。则其似撰自乾隆或嘉庆间重修通志时。此志虽简略,然

  • 香溪集

    二十二卷。宋范浚(生卒年不详)撰。范浚,字茂名,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)人。绍兴中,举贤良方正,因秦桧柄政,辞不赴。闭门讲学,笃志研求,学者称“香溪先生”。此集二十二卷。为其门人高梅所编,其侄端臣所刊行。

  • 周易集解

    十七卷。唐李鼎祚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鼎祚,资州盘石(今四川资中西北)人。据刘毓崧《通义堂集》卷一引李氏《周易集解》跋云:“明皇幸蜀,鼎祚进《平胡论》,后召为左拾遗。肃宗乾元元年,奏以山川阔远,请割泸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