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李卫公问对

李卫公问对

三卷。又名《唐太宗李卫公问对》,旧题唐李靖撰。李靖(577-649)字药师,京兆三原(今陕西三原东北)人。新、旧《唐书》俱有传,为唐初著名军事家,屡建奇功,唐贞观十一年(637)受封卫国公。据史传李靖撰有兵法,新旧《唐志》和《宋史·艺文志》就著录其《六军镜》三卷、《玉帐经》一卷、《韬钤秘术》一卷、《卫国公手记》一卷、《兵钤新书》一卷等等。然是书是否为其所作,历来各家说法不一。宋人陈师道《后山谈丛》、何薳《春渚纪闻》谓阮逸伪作,首启疑端。明胡应麟《四部正讹中》更进一步指出:“其词旨浅陋猥俗,兵家最亡足采者。而宋人以列《七经》,殊可笑。”但其不信是阮逸作,“当是唐末宋初,俚儒村学,掇拾贞观君臣遗事,杜佑《通典》原文,傅以闾阎口耳。”此后清张之洞踵之,亦目为伪书(《书目答问·子部·兵家类》)。《四库提要》引明郑瑗《井观琐言》谓“《问对》之书虽伪,然必出于有学识谋略者之手,斯言近之。”总之,历来聚讼两造信者过信,疑者过疑,皆未必允当。观此书为李靖与唐太宗论兵之事,未必出于李靖手著,当是后人录以成书者也。今本书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一万余字。此书于攻防原则、奇正相变、阵法训练诸方面的论述,颇多精辟独到之见。如“攻是守之机,守是攻之策,同归乎胜而已矣。”(《问对》卷下)。三卷书中于“奇正”论述最为详备,指出“善用兵者,无不正,无不奇,使敌莫测。故正亦胜,奇亦胜”(卷上)。“奇正者,所以致敌之虚实也。敌实,则我必以正;敌虚,则我必以奇”(卷中)。把“奇正”与“虚实”联系起来,如此则可“使敌势常虚,我势常实”的目的,争取战争的主动权等等,文繁不录。此书自宋刻入《武经七书》之后,代有所刊。版本有《诸子萃览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单行清刊本。中华书局有校注本(吴如嵩、王显臣《李卫公问对校注》1983年版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丽则遗音

    四卷。元杨维桢(1296-1370)撰。维桢生平事迹见《东维子集》条。维桢《东维子集》不载其所作古赋,《铁罗古乐府》中古赋只有《土圭》、《莲花漏》、《记里古车》三作。此集为古赋专集。收赋三十二首,皆其

  • 食古录

    一卷。清陈伟撰。陈伟概况详见《愚虑录》条。是编为陈伟丁亥(1887)、戊子(1888)二年浏览各家经说所抄撮的笔记,间以附录自己的见解。每篇之后标以年月,其体例与《愚虑录》相同。所录范围广泛,如汉宋经

  • 孙氏成败志

    见《成败志》。

  • 榆社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清佟国弘修,王凤翔纂。佟国弘字任士,正蓝旗人,康熙二年(1663)举人,十年(1671)任辽州知州。十三年(1674)任榆社知县。王凤翔,辽州人,拔贡,官黄陂知县。榆社为春秋时晋箕邑,汉为涅氏

  • 淮军平捻记

    十二卷。清周世澄撰。世澄生卒年及里贯均不详。他行伍淮军多年,为表淮军战绩,遂据亲身经历以及有关疏章、文报、时论等撰成此书。记事起同治四年(1865)李鸿章赴徐州部署剿捻,迄同治七年(1868)秋张宗禹

  • 昌武段氏诗义指南

    一卷。宋段昌武(生卒年不详)撰。段昌武字子武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官朝奉郎,著述还有《丛桂毛诗集解》、《读诗总说》等。《诗义指南》的写作目的是为科举时代应试的人发挥题义而作辅导材料(见朱彝尊《经义考

  • 佩文韵府

    四百四十四卷。清张玉书(1642-1711)等,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于康熙五十年编辑而成。张玉书字素存,号润甫,江苏丹徒人。顺治十八年进士。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。历官五十年,久任机务,直亮清勤,

  • 圣济总录

    二百卷。宋徽宗(详见《圣济经》)敕撰。徽宗撰《圣济经》同时,又诏示天下广进医方,组织医官整理辑录,并同御府所藏,编次成书,题名《政和圣济总录》,简称《圣济总录》。此书撰写历时七年(1111一1117)

  • 卢霖生自述年谱

    又名《禧寿堂自订年谱》,一卷。清卢荫溥(1760-1839)自编。荫溥字霖生,号南石。山东德州人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进士,官至吏部尚书、体仁阁大学士,卒谥文肃。著有《延禧堂稿》、《诗竹堂汇编》

  • 洪文惠年谱

    一卷。清钱大昕(见《廿二史考异》)撰。该谱记宋代洪适事迹。适字景伯,饶州鄱阳人,皓之子,卒谥文惠。以词科起家,累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兼枢密使,为一时名臣,卒谥文惠,著有《盘洲文集》等书。此谱端末颇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