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卷。清孔广森(1752-1786)撰。广森字众仲,一字约,号轩,山东曲阜人,经学家、音韵学家、数学家,孔子六十八代孙。乾隆辛卯进士,官翰林院检讨。广森以年少为官,又是翩翩华胄,人称卫洗马、王长史,争
六十三卷。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参见《事实类苑》。
四十卷。宋黄、齐硕修、宋陈耆卿纂。陈耆卿,临海人。台州隶两浙东路,领五县,为临海、黄严、天台、仙居、宁海。《赤城志》宋嘉定十六年(1223)修,明弘治十年(1497)谢铎校刻本。全书四十卷,分为总目十
十八卷。清陈宗起(1798-1832)撰。陈宗起,字敬庭,号叔度,江苏丹徒人。宗起幼孤,好学深思,弱冠为诸生,道光科拔贡生,后三遇省试皆不举,遂绝意仕进,一以著书为务。宗起生平无他嗜好,除与宾客酬对,
十二卷。清邓志谟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邓志谟字景南。此书采录古事,裁为俪偶,编辑而成。书成于康熙二十五年。共六十篇。其注释则附于篇末。体例似仿吴淑《事类赋》。
四卷,清张笃庆撰。张笃庆,字历友,号厚斋,又号昆仑外史,淄川(今山东省淄博市)人,康熙二十五年(1686)拔贡生,善诗文,王士祯在《渔详诗话》中称其“淹博华赡,千言可以立就”。《班范肪截》一书是将两汉
三卷。明张士佩(生卒年不详)撰。士佩字澽滨,韩城(今属陕西)人。嘉靖丙辰(1556年)进士,官至南京户部尚书。此书取《洪武正韵》所收诸字,按偏旁分为八十五部,每部皆访梁周兴嗣《千字文》作四言韵语连贯之
十卷。明刘定之(1409-1469)撰。刘定之字主静,永新(今属江西省)人。正统初年,会试第一,授编修。宪宗时官至礼部左侍郎。擅长文学,为文以敏博著称。据案伸纸,立成绝句百首,又尝一日草九制,笔不停书
十卷。清郭嵩焘撰。郭嵩焘字伯琛,号筠仙。湖南湘阴人。道光时进士,官至兵部左侍郎,曾出使英法考察宪政。此书卷一为总论,共有论九图之非、论京氏分宫卦象次序之不足以解易、论王辅嗣不取互卦、论古易十二篇之数、
五卷。明杨慎撰。杨慎事迹见“俗言”。卷首慎自序谓其所辑《古音丛目》凡四千五百余字。《诗补音》、《楚辞释音》、《韵补》、《古音略》取十之六,亦既省矣,犹病其寡要也。又手录其可叶之赋颂韵文者,凡千余字,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