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新曲六种

新曲六种

十二卷。清夏纶(1680-1753)撰。夏纶字言丝,又字惺斋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诸生。本书又名《惺斋六种》,所收六种传奇皆三十二出。其一是褒忠传奇曰《无瑕璧》,取材于谷应泰《明史纪事本末》,写铁铉二女之事。铁铉死节,其二女虽没入乐籍,但誓不失身。其二是阐孝传奇曰《杏花村》,取材于《明史》,写王世名为父报仇的故事。其三是表节传奇曰《瑞筠图》,取材于《明史》,写章纶之母守节事及章纶品行耿介、直言进谏之事。其四是劝义传奇曰《广寒梯》,取材于宋周密《齐东野语》所载三山苏大璋事迹,写士人王兰芳母子行善信奉广寒梯(即功过格:把每天行事,分善恶记录),科考后,梦见中了第五名。其表兄解敏中到监临处诬告他曾得到关节。发榜时,监临命抽去第五名,取另卷补之。抽去者却是解敏中,补上者正是王兰芳。宣扬了虽命薄而行善者及第,虽先人泽厚而本人多行不善者落第。其五是补恨传奇曰《南阳乐》,写诸葛亮平吴、魏,蜀统一天下,北地王刘谌即帝位,纯属虚构。其六是式好传奇曰《花萼吟》,写南宋姚利仁被贾似道诬陷下狱,定成死罪,其兄姚居仁欲代弟死,在江万里救护下免于难,后兄弟二人一同登第。此六种传奇意在表彰儒家传统的忠孝节义悌思想,劝善警世。《南阳乐》于乾隆九年(1744)已有刻本,至乾隆十四年又重新修订,前四种作于乾隆十一年至十四年之间,与新订之《南阳乐》合称《惺斋五种》。乾隆十七年又写成《花萼吟》,与《惺斋五种》合编在一起,称《新曲六程》。本书有乾隆年间世光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

    五卷。作者不详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云:“以监本增注而释之。”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“官注”,后附“互注”,中间用一“释”字隔开,如:“鳜,鱼名。〔释〕云:大口,细鳞,有斑文。”此书今有两种版本。一种是清康

  • 辽文萃

    七卷。清王仁俊(1866-1913)辑。王仁俊,字捍郑。江苏吴县人。他是俞樾弟子,光绪十八年(1892)进士。曾于上海创办实业报馆,后往依张之洞,任存古学堂教务长。至京师,任学部图书局付局长兼大学堂教

  • 御定执中成宪

    八卷。清爱新觉罗·胤祯(详见《御纂孝经集注》)敕撰。是书于雍正六年(1728)始撰,雍正十三年(1735)书成奏进,宣付武英殿校刊,乾隆三年(1738)完成,御制序文颁行。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

  • 爰园词话

    一卷。明俞彦(1572-?)撰。俞彦字仲茅,一字容自,上元(今江苏南京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),与何栋如、顾起元在故里结文社。二十九年(1601)进士,授兵部主事,历员外郎,迁光禄少卿,谪夷陵知州

  • 三百篇鸟兽草木记

    一卷。徐士俊(1602-1681?)撰。徐士俊,原名翙,字三有,号野君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明末清初戏曲作家。善诗、画,工杂剧,所撰多至六十余种。今存《洛水丝》、《春波影》两种各一本于《盛明杂剧》中

  • 古今类传岁时部

    四卷。董谷士、董炳文撰。董谷士,字农山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董炳文,字霞山,谷士弟。兄弟二人,清前期人。书前潘耒序,交待了该书的原委。董氏兄弟本欲编纂类书,分天、地、人、物四部,名以“古今类传”。其

  • 河工器具图说

    四卷。清麟庆撰。麟庆,字见亭,满族。内务府镶黄旗人。嘉庆进士。道光时累官江南河道总督。著有《黄运河口古今图说》、《凝香室集》。是书为道光十六年(1836)麟庆任河道总督时所辑。其卷一记修防器具,列旗杆

  • 左庵杂著

    无卷数。清末刘师培(1884-1920)撰。刘师培字申叔,号左庵,江苏仪征人,1917年受聘为北大教授,反对新文化运动,对经学、小学及汉魏诗文皆有精深研究,擅长骈文,著述甚丰,有《刘申叔先生遗书》等。

  • 墉城集仙录

    六卷。五代蜀杜光庭(详见《了证歌》)撰。道教中称女性成仙者为元君,或女仙,世人称仙女,以区别对男性关于神仙真人之称谓。杜光庭撰《墉城集仙录》,载述古今女子成仙的事迹,取材于《汉武内传》、《真诰》等道书

  • 仙游县志

    ①四十二卷,清卢学俊修,郭彦俊纂。郭彦俊,字一林,邑人,恩贡生。考仙游县志,创修于宋宝祐五年。元至正十一年再修。明弘治三年三修。正德九年四修。嘉靖五年五修。嘉靖十七年六修。其后数十年无修。至郭彦俊则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