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清范尔梅撰。是书所记无甚深义,唯重订格致传。加上“所谓致知在格物者”一句,后接“物有本末”四句,“知止而后有定”五句,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”五句,“子曰听讼吾犹人也”六句。斥姚江之取古本为谬,而以
八卷。明方豪撰。方豪生平见《断碑集》条。是集共八卷,前六卷为文,后二卷为诗。方豪当时颇有名气,但诗文成就并不很高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其集说:“豪与郑善夫友善,集中有《祭继之文》,叙交情极为笃挚。而诗则
① 八卷。清陈梓(1683-1759)撰。陈梓字俯恭,又字古铭,号一斋,别号客星山人,又号天中古民,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曾从张履祥弟子姚瑚游。雍正元年举鸿博,不赴;二年举孝廉方正,不就,以布衣终。平生
四卷。清沈赤然撰。赤然字韫山,号梅村,德清(今浙江德清)人。乾隆时举人,官丰润县知县。著有《寒夜丛谈》、《寄傲轩随笔》、《五硕斋诗文钞》及该书行于世。该书前有清嘉庆十二年丁卯(1807)作者自序,知撰
一卷。《文选》六卷。明董撰。生卒年不详。董,字文玉,浙江会稽(今杭州)人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授编修,以忤刘瑾出为成安知县,迁刑部主事。瑾诛复故官。历侍读左谕德、侍讲学士,迁詹事,兼学士,进吏部
四卷。清方彦珍撰。方彦珍,生卒年不详,字静云,号岫君,江苏仪征人,甘泉程立慕之妻。清代词人。著有《有诚堂诗词》四卷,《正始集》中收有她的《缄吟稿》一卷作品。此书有道光四年(1824)刊本。
五卷。清吴承志撰。吴承志,字祁甫,钱塘(今杭州)人。光绪中官平阳训导。生平精研舆地之学。卒后其友吴庆廷整理其遗稿,于其残中得此稿百余纸,蝇头细书,凡五巨篇。为之排比,厘为五卷,即《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
十卷。明代陈实原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实原信佛爱书,积年与佛教经籍打交道。特别是藏经浩繁难于寻览,不便僧俗人等查阅利用,引起他的高度重视,遂录其大略,括为一书,名之《大藏一览》。该书作为大藏经目录指南,
四卷。明陈仁锡(1579-1634)重订。陈仁锡,字明卿,号芝台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授编修,典诰敕,以不肯撰魏忠贤铁券文落职。崇祯初召复故官,累迁南京国子祭酒。崇祯七年卒
四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元刘鹗(12901364)撰。初名《鹫溪文集》。鹗字楚奇,永丰(今属江西)人。皇庆间以荐授扬州学录。累官江州总管、江西省参政。鹗曾为翰林修撰,与虞集、欧阳玄、揭傒斯等游。此集为其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