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思玄集

思玄集

十六卷。明桑悦(1447-1503)撰。桑悦,字民怿。常熟(今属江苏)人。成化元年(1465)中举,后迁长沙通判。著有《思玄集》、《桑子庸言》。是集凡十六卷,包括赋一卷,文八卷,诗六卷,诗余一卷;另附有关桑悦之志、传为一卷。桑悦在明成弘间很有名气,敢发表大言,尝以孟轲自况。十九岁中举人,自称己诗根于太极,以作《两都赋》名重一时。但比之班固、张衡则无法并论。作《感怀诗》五十四首,自序云“予自薄宦以至归山,其间几三十年,凡有所见及有感触,皆形于言。立意颇深,寄兴颇远”,其自诩如此。其诗则率多为感怀而发之作,如《会试感怀》、《闻邸报有感》等等,不一而足;其游历山川抒情写景之诗及和前人同韵诗作,亦是如此。悦既为狂士,则其文、赋诗作多表现怀才不遇之情,虽无佳章名句传诵当时,但其狂态为时人注目。人只知其狂,而未见评其所著优在何处。此集今存万历四十四年(1607)翁宪祥刻本,清雍正四年(1726)谢浦泰抄本。另有明隆庆五年(1571)序刻本《盛明百家诗》传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话山草堂词抄

    一卷。清沈道宽(生卒年未详)撰。沈道宽有《论语比》。此其词集,共收词一百三十阕。慢词居三分之二,多用屯田、清真、白石之调,但并不宗主一家。有光绪三年(1877)刊本。

  • 武林藏书录

    三卷。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丁申撰。丁申(约1815-1885),原名壬,字竹舟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清代四大藏书楼——“八千卷楼”的主人。宋朝迁都南渡后,杭州(时称“武林”)成为东南文化的中枢,藏刻书

  • 东方学会丛刊初集

    十二种,二十九卷。清末民国罗振玉(详见《云窗丛刻》)编。丛书是罗振玉旅居天津时刊印的。收入古写本《贞观政要》残卷、日本宽文刻本《帝范》二卷、《臣轨》二卷、明人钞本《四夷馆考》二卷、手稿本清王鲲《话雨楼

  • 尚书集传纂疏

    六卷。元陈栎(1252-1334)撰。栎字寿翁,晚号东阜老人,学者称定宇先生,河南新安(一说徽州休宁)人。宋元之后,隐居著书,至延璠元年(1314),年六十三时复出应试,中浙江乡试,因病未能参加会试,

  • 经训堂法帖

    十二卷。清毕沅(1730-1799)辑。毕沅,字攘蘅,一字秋帆,自号灵岩山人,镇洋(今江苏太仓)人。乾隆二十五年进士,官至湖广总督。毕沅博采金石,富藏书画。除此法帖外,还著有《河间书画录》、《两浙金石

  • 秘传眼科龙木论

    见《眼科龙木论》。

  • 范文忠集

    十二集。明范景文(1587-1644)撰。范景文,字梦章(一作梦叔),一字质公,号思仁,吴桥(今属河北省)人。万历四十年(1613年)进士,除东昌推官,擢吏部主事。天启间,迁文选员外郎,文选郎中。官至

  • 藏修堂丛书

    六集,三十九种,二百十七卷。清刘晚荣(详见《述古丛钞》)编。刘晚荣藏书颇丰,《藏修堂丛书》搜辑古今著述,按四部排列,成六集,书前有刘晚荣自序曰“余购书数十年,见有目所罕见,与夫刻校精审者,必秘之箧衍。

  • 孟子文说

    七卷。清康浚撰。是书首有黄靖本、岳震川序。又有康浚自序以及杂论、凡例。自序说:“说书不说道理,直说圣贤意之所之……得其意,则道理不说自在。”杂论中说,《孟子》七篇中,前数篇率论为政治国王天下以及出处大

  • 论语正义补

    一卷。清刘恭冕(详见《何休注训论语述》)撰。恭冕完成其父刘宝楠的《论语正义》(见《论语正义》)是书为《正义》刊后行的续作,为补《正义》之缺。其勼集先儒古谊,参考诸家之说,条举件系,写出留在家中,未及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