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忠肃集

忠肃集

二十卷。宋刘挚(1030-1098)撰。刘挚,字莘老,永静东光(今河北东光县)人。嘉祐四年(1059)进士。任冀州南宫令,有政绩,与李冲、黄莘并称“河朔三令”。王安石提拔他为监察御史里行,但他不附合王安石,曾上疏极论新法之弊,被黜衡州。哲宗时,复被召为吏部郎中,擢侍御史,屡劾章惇、蔡确。元祐元年(1086),升中书侍郎、门下侍郎。六年,拜尚书右仆射,与吕大防同执朝政。七年,被弹劾罢相,知青州。绍圣年间,为谗所中,连贬鼎州团练副使、新州安置。卒,谥忠肃。刘挚平生嗜学,老不释卷,为人耿直,勇于去恶。《忠肃集》二十卷乃清四库撰官据《永乐大典》本辑录编缀而成,含文二百八十五篇、诗四百四十三首,集首有刘安世原序。今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武英殿聚珍版书(武英殿木活字本)》本和《畿辅丛书》本。

三卷。宋傅察(1089-1125)撰。傅察,字公晦,孟州济源(今河南孟县)人。大观元年(1107)进士及第。时蔡京为相,闻其名,欲以女妻之,傅察固辞不受,复娶赵梃之女。以外家恩例,为青州司法参军,历永平、淄川丞。入为太平博士,迁兵部,吏部员外郎。宣和七年(1125),接伴金使时,金兵至韩城镇,被金兵挟持,不屈而死。谥忠肃。周必大序称其“文务体要,词约而理尽。诗尤温纯赅贯,间作次韵,愈多而愈工”。史亦称其文“温丽有体裁”。所著《忠肃集》三卷,今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雅述

    二卷。明王廷相(1474-1544)撰。王廷相字子衡,号浚川,仪封(今河南兰考)人。弘治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王廷相博学好议论,对哲学、自然科学较有研究。平生有关哲学著作颇丰,代表作有《雅述》、《慎言》

  • 日照县志

    ①十二卷。清杨士雄修,丁时纂。杨士雄,浙江义乌人,监生出身,康熙三年(1664)任日照县知县。丁时,邑人,进士出身。康熙十一年(1672),杨士雄奉修邑志之檄,开局修志,经多方购求,得明万历年间知县杜

  • 拟易

    无卷数。明张武略撰。作者为何处人不详。此书自序谓其读易,深绎其义,不过是戒占者以退让谦下之道,明哲保身之机,此乃全书之大旨。因而作者所拟只有四卦:一曰退,二曰忍,三曰默,四曰恕,以退拟遁,以忍拟离,以

  • 周氏丧服注

    一卷。宋周续之(377-423)撰,清马国翰辑。续之字道祖,雁门广武(今山西代县西南)人。早受业于范宁,名冠同门,号曰“颜子”。后隐居庐山,事慧远,与刘遗民、陶渊明并称浔阳三隐。甚受武帝礼遇,辟为太尉

  • 平阳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明朱东光修,侯一元纂。朱东光字少龙,浦城人,进士,隆庆三年(1569)任平阳县知县。此志为隆庆五年(1571)修,抄本。未分卷册,有目录,目次为图、星野、疆域、山川、建置、沿革、城池、公署、学

  • 女学

    六卷。清代蓝鼎元(1680-1733)撰。此书是一部约束妇女的封建礼教规范,摘录经典、史传中有关内容及格言,按朱熹《小学》体例,分(妇女)“德”、“言”、“容”、“功”四类,书中杂有作者的有关论述。此

  • 菇中随笔

    三卷。明末清初顾炎武(见《日知录》)撰。炎武一生好学,遇有学术治道,皆“细书札记,述往俟来”。《菇中随笔》系其读书心得,随时提笔记载而成,何焯题序称“其用意岂止博闻强记,蕲胜于不说学者哉”。文中多琐碎

  • 靖江县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叶滋森修,褚翔书纂。叶滋森,福建闽县人。廪贡生,光绪元年(1875)复知靖江县事。叶氏在任期间,邀邑人褚翔等诸儒纂修邑志,越十月而书成。考邑志正德年间知县事殷云霄始为志,嘉靖四十四年

  • 春秋讲义

    ① 二卷。清皮锡瑞(详见《尚书大传疏证》)撰。该书目的在于通经致用,因此取经传异同及汉唐以来学者的论辨,加以折衷,断以己意,不作艰深之论。在阐发《春秋》的微言大义之外,又取其中与时代情势相近及关系政教

  • 禹贡要注

    一卷。原本题明郑澹泉先生编注,海宁祝逢源校。澹泉为明郑晓的别号,郑晓字窒甫,浙江海盐人,嘉靖二年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,卒后,于隆庆初年赠太子少保,谥端简。主要著作有《尚书考》、《禹贡说》、《禹贡图说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