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得月簃丛书

得月簃丛书

二十种,五十二卷。清荣誉编辑。荣誉字子誉,满州正白旗(今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)人,官河南鲁山县知县。荣誉家世有藏书,其人喜读书,为满州好学之士,其他事迹不详。《得月簃丛书》为荣誉官于鲁山时刻于县斋,收取家藏唐宋以来秘籍善本之有关学问之书。丛书分初刻次刻,各十种。初刻成于道光十年,收录唐李肇《国史补》,宋葛洪《涉史随笔》,金元好问《续夷坚志》(附清余集《遗山先生〔元好问〕年谱略),元陆友《砚北杂志》,元朱德润《宝古堂重考古玉图》,明刘基《明诚意伯温灵棋经解》,明朱纁《古今药石》,明毛晋辑《海岳志林》,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拾遗》,清童翼驹《墨梅人名录》,共十七卷,次刻成于道光十二年,收录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,宋张淳《仪礼识误》,宋周密《志雅堂杂钞》,明刘昌《悬笥琐探》,明薛俊《日本考略》,明杨昱《牧鉴》,明徐问《读书札记》,清万斯大《礼记偶笺》,明康海《校正康对山先生武功县志》,明韩邦靖《校正韩汝庆先生朝邑县志》,共三十五卷。每种皆由编者自撰小序,冠于卷首,洪洞刘师陆审订全书并为之撰序。其中《海岳志林》、《日本考略》等书较为罕见,价值颇高。总的看全书审订精严,不为苟作杂汇。初刻自序说:“窃比于篑土之微,涓流之细。”意谓将不断续刻而成积土成山、积水成渊之观,但却仅至次刻而止,令人惋惜。流通本为清道光中得月簃荣氏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窥词管见

    一卷。清李渔(1611-1680)撰。李渔字笠鸿,一字谪凡,后字笠翁,号觉世稗官,别署笠道人、新亭樵客、随庵主人等,浙江兰溪人。少壮擅古文诗词,有才子之称。顺治十四年(1657)移家南京,筑芥子园,开

  • 蠡海集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宋王逵撰。宋朝名王逵者有三人,一是宋仁宗时人,曾官江南西路转运使,调淮南转运使。包拯曾连具七章弹之,极斥其贪鄙酷虐,以此之人,不像能著书立说之人。二是濮阳人,天禧三年进士,官刑部郎中。其所

  • 群书摘草

    五卷。明王国宾(生卒年不详)编。王国宾,号养默,武进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。明万历二年(1574年)进士。其作此书时,方监榷杭州北新关,未详其终于何官。此书仿庾仲容的《子沙》、马总的《意林》的体例,摘取

  • 律诗定体

    一卷。清代王士祯(1634-1711)撰。生平详见《带经堂集》辞目。王士祯论诗虽主神韵,但也很重视音节与格律。《律诗定体》选录五、七言律诗各四首,字旁标平仄符号,概括地说明唐人律格。王士祯解释说:五律

  • 晓庵新法

    六卷。清王锡阐(1628-1682)撰。王锡阐字寅旭,号余不,又号晓庵,又号天同一生。江苏吴江人。不愿出仕清朝,乃闭门读书,任塾师,专攻天文,经常进行天文观测。著有《五星行度解》,另有《晓庵先生文集》

  • 今韵三辨

    二卷。清孙同元撰。同元字与人,仁和(今杭州市)人。书名三辨者,训辨、字辨、诗辨也。训辨者,一字分列二三韵,训辨其意义之不同;字辨者,取形似之字辨其笔画错舛;诗辨者,取古今诗集,摘录诗句,辨其与今韵异同

  • 檀弓疑问

    一卷。清邵泰衢(生卒年不详)撰。泰衢字鹤亭,浙江钱塘人。雍正初任钦天监左监副。精研礼学,兼明算术。著有《史记疑问》等。是书因《礼记》出自汉儒,而《檀弓》一篇却多有附会之处,故摘其可疑者,逐条论证辨析。

  • 郴州总志

    四十三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朱偓等修,陈昭谋纂。朱偓,字右佺,四川兴文人,进士,嘉庆十四年(1809)任郴州知州。陈昭谋,郴州人,曾任甘肃文县知县。郴志,肇自元代,至明代,共三修。然皆佚而无考。清康熙

  • 纪事约言

    二卷,清夏勤墉撰。夏勤墉,字阳孟,江阴(今属江苏)人,县学生员。《纪事约言》一书是其取袁枢、陈邦瞻的《纪事本末》,自春秋后迄宋代,按其年代顺序将历史事件逐条编排而成,其中也有他的一些论断。此书将治河与

  • 横渠易说

    三卷。张载(1020~1077)撰。张载,字子厚。世居大梁(今河南开封),后侨居凤翔郿县(今陕西眉县)横渠镇,世称横渠先生。历云岩令、崇文院校书、太常礼院等职。少孤、自立,喜谈兵。后读佛老之学,累年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