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广平府志

广平府志

六十三卷。清吴中彦修,胡景桂纂。吴中彦,吴县人,曾任广平府知府。胡景桂,直隶永年(今河北永年县)人,光绪进士,曾任翰林院编修。广平县志,明成化年间知府秦民悦首修,其后明嘉靖二十九年(1550)、清康熙十五年(1676)、清乾隆二年(1737)曾三次修志。光绪十五年(1889)吴中彦任知府后,决意再修府志,并于光绪十九年(1893)聘胡景桂主持纂辑事。光绪二十年(1894)刻印,首卷录诏谕、宸章。正文卷一为图。卷二至卷十三为表(沿革、封建、职官、选举)。卷十四至卷四十二为略(舆地、水利、经政、学校、前事、艺文、金石、古迹)。卷四十三至卷六十三为录(宦绩、列传、列女传、附传、一行录、志余)。末附叙传及为刊刻本志捐献银两者姓氏。此志在史地人物方面正旧志伪者十之三,补旧志阙者十之四。内容记载翔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金吊伐录

    四卷。编者佚名。“其书纪金太祖、太宗用兵克宋之事,故以‘吊伐’命名。盖荟萃故府之案籍编次成帙者也。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)金太祖天辅六年(1122)以前旧牍不存,故只立一条,略存起事梗概。天辅七年(11

  • 周易校勘记

    十一卷。清阮元(1764-1849)撰。阮元字伯元,又字伯梁,号芸台,又号雷塘庵主,江苏仪征人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)进士,历官湖广、两广、云贵总督,体仁阁大学士,加太傅。卒谥文达。一生以兴办教育、

  • 教习堂条约

    一卷。清代徐乾学撰。徐乾学见《读礼通考》条。此书是作者任学堂教习时所作的“学规”,主要内容是要求封建士子认真研读经史等书,以“明诸心,知所往”,最后“籍身朝庭,为国效命”。有《学海类编》本、《丛书集成

  • 西洋番国志

    不分卷。巩珍撰。巩珍,生卒年不详。号养素生。南京人。以从军而提升为幕僚。明宣德五年(1430),以幕僚身份随郑和出使西洋,往还三年。所历诸番有占城、爪哇、暹罗、旧港、哑鲁、满剌加、苏门答剌。那孤儿、黎

  • 理学要旨

    无卷数。清代耿介撰。耿介见《中州道学编》条。此书辑宋儒周敦颐、程颐、程颢、张载、朱熹五人的部分著作为一集,每卷书前各自编列了小传,其中附有作者的观点。全书在周敦颐著作中摘录了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六章

  • 释名校议

    一卷。清吴翊寅撰。翊寅阳湖(今江苏武进县)人。是书据毕沅本及顾广圻校本,剖析源流,比较异同,并参校群书所引《释名》逸文,评论得失,辨正今本讹误。有光绪年间广雅书局刊本。

  • 阳山诗集

    十卷。清陈炳(约1681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炳,字虎文,长洲(江苏苏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因居阳山裘巷里,又自号阳山。少时即以“松顶红裙拖绿上,山间白鸟破青飞”之句知名于时,这两句并非诗家上乘,但却广为

  • 至正四明续志

    十二卷。元王元恭修,王存孙、徐亮纂。元恭字居敬,号宁轩,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,顺帝至元六年(1340)任庆元路总管。四明为庆元路(治今浙江宁波)别称。书成于至正二年(1342)。《至正四明续志》全书十

  • 公孙龙子注

    ①一卷。辛从益(生卒年不详)撰。从益字谦受,一字筠谷,万载(今江西宁都)人。乾隆年间进士。以编修累官至礼部右侍郎、提督江苏学政等职。辛从益认为谢注《公孙龙子》纰缪未安,自己注之。从益作注,每篇之中,分

  • 辟寒

    一名辟寒部、四卷。明陈继儒(详见《邵康节外纪》条)撰。陈继儒既作《销夏》四卷,又成此书以配之,体例与《销夏》相类似。书首陈继儒自序中说:“古人三冬文史足用,子弟父老当伏腊治羔酒相会。今三吴之儒,攒眉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