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屈子贯

屈子贯

五卷。清张诗(生卒年事迹不详)撰。张诗,字原雅,嘉定(今上海)人。正文前有其叔祖张大受、张大琦的《序》,康熙四十年(1701)《自序》,门人参校姓氏(四十六人),《凡例》七则,目录。原文仅以圈断句,进行分节注释,先诠释大意,后训诂,音注则于正文该字下夹注。各篇有题解,《九歌》分篇题解。《卜居》、《渔父》因“家诵户晓,故不复注释”(《凡例》)。本书历三年,六易其稿,在王逸、洪兴祖、朱熹注本基础上成书。对王、洪、朱著作“损益去取,参以己见,联缀其词,以贯穿其意而已”(《自序》)。不注重山川、草木、鬼神、都邑的注释,侧重作品的“神气联络”,“按其节族,寻其脉络”(《自序》),故称《屈子贯》。版本有康熙四十年(1701)孝友堂刊本,上海、南京图书馆、东北师范大学藏。嘉庆三年(1798)疁城万春堂重刻本,浙江图书馆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隶经剩义

    一卷。清末林兆丰撰。兆丰字玉如,浙江慈溪(今浙江省慈溪县人)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盖为王先谦据其家藏稿本,刻入《经解续编》之中。篇幅不长,然多有可取者。如“周公称王说”考证甚详;“《禹贡》三条四列

  • 碧城仙馆诗钞

    十卷。文钞一卷。清陈文述(1771-1843)撰。陈文述,字退庵,又字怡道,号云伯,别号颐道居士。杭州人。嘉庆五年(1800)举人,累官上海等县知县。工西昆体,极似吴伟业。著有《诗髓》、《颐道堂集》、

  • 字说

    一卷。清吴大澂撰。参见《说文古籀补》。是书以六书理论为根据,对见于钟鼎彝器上的文字加以考释,于其时代之分、音释之异、真伪之别,颇能折衷众说,多有创见。是书作于光绪十年(1884),有刻本,光绪十九年(

  • 冰斋文集

    四卷。清怀应聘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怀应聘字莘皋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本集是怀应聘自编,皆散体古文,而八股文选本之序最多。有清钞本。

  • 说文新附通谊

    二卷。清毛际盛撰。参见《说文述谊》。钱大昕尝云:“《说文新附》,徐鼎臣奉诏增入,非得已也。如‘经典通用某’,‘古通用某’,皆示有不必附之意,有业自纠正者。”毛氏本其师钱氏之说,对《新附》字博引古籍,加

  • 南唐书

    ①三十卷。宋马令撰。马令是江苏宜兴人。陈振孙在《书录解题》中记载马令曾有自序称祖父为太博元康,世家金陵,多知南唐故事,故辑成《南唐书》。但该自序后佚失不见。《南唐书》首为《先主书》一卷、《嗣主书》三卷

  • 灵石山房诗草

    二卷。清贵成(约1854前后在世)撰。贵成字镜泉。蒙古正蓝旗人,生卒年未详。杭州驻防。道光二十年(1840)举人。官兵部郎中。尽力于公家职事,能搜抉利弊,有所不可,议论侃侃,百折不回。与黄云鹄同官至契

  • 春秋传服氏注

    十二卷。汉服虔(详见《春秋左氏传解谊)撰,清袁钧(见《郑氏佚书》)辑。《左传》服注辑本有多种,此书为其中之一。辑者认为服氏书出于郑玄,即是郑学,其间虽略有不同,但大指不殊,因此辑录服氏注佚文,裒集为十

  • 因柳阁词钞

    二卷。清焦廷琥撰。生卒年未详。焦廷琥有《尚书伸孔篇》。是编大题《因柳阁词钞》,小题《对花词》。据其自述,养病村居,启椟检得《花间集》、《花庵》诸词选,诵而爱之,间伤其体,故名曰《对花词》也。其小令时有

  • 浙江图书馆丛书

    初二集,二十七种,六十九卷。清丁谦(1843-1919)撰。丁谦字益甫,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)人,清末举人。曾任象山县教谕二十余年。专攻地理考古。其所撰书初名《蓬莱轩舆地丛书》,后更名为《浙江图书馆丛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