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钱维乔。见《乞食图》条)撰。此剧根据《聊斋志异·阿宝》一节改编而成。是已知最早改编的聊斋故事戏,写才子孙荆与王宝娘的姻缘故事。剧中主人公孙子楚对王宝娘一片痴情,为求与王宝娘亲近,便化神魂前往王宝娘处
十卷。宋吴芾(1104-1183)撰。吴芾字明可,号湖山居士,台州仙居(今浙江仙居县)人。绍兴二年(1132)进士,迁秘书省正字,以不附秦桧劾罢。后除监察御史,迁殿中侍御史。孝宗即位,累迁礼部侍郎,以
一卷。明杨士奇撰。杨士奇(1365-1444),明江西泰和人。名寓,号东里,以字行。早孤力学,授徒自给。建文(1399-1402)初,召入翰林院充编纂官,修《太祖实录》,寻试吏部第一。永乐(1403-
五卷。明周璟编辑,周璟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此书为成化间周璟上京请自唐以来褚仆射遂良祠入祀典而汇集此录,是篇无目录。书首列序舆图,卷一录奏疏、碑记、祀典;卷二发传志、史论;卷三录遗稿、题跋;卷四卷五
二十卷一百回。明吴承恩(约1500-1582)撰。吴承恩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他出生在一个由“两世学官”而没落为商的家庭里,幼年时即“以文鸣于淮”,但在科举中屡次受挫,直到嘉靖二十
五十七卷。附《诗义固说》二卷。清庞垲(约公元1675年前后在世)撰。庞垲字霁公,号雪崖。河北任邱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十四年(1675)举人,康熙十八年(1679)召试“博学鸿儒科”,授翰林院检讨,分
十四卷。清王峻(1694-1751年)撰。王峻,字次山,号艮斋,常熟(今江苏常熟)人。王峻少敏慧,受业于陈祖范,雍正二年(1724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散馆,授编修。历云南乡试正考官,补江西道监察御
十卷。王龙文(1863-1923)撰。王龙文,字泽寰,湖南湘乡人,光绪二十一年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,后因同情义和团落职。是集由王先谦以公钱刊行。其卷一,上为《续志林》、下为《史佩》,皆评论史事者。卷二以
一卷。清劳乃宣(1842-1921)撰。乃宣字季瑄,号矩斋,晚更号韧叟,浙江桐乡人,同治十年(1871)进士。先在直隶各地任知县,晚年充资政院议员、京师大学堂总监、学部副大臣。民国之后避居涞水、青岛。
二集,十七种,四十四卷。清高承勋编。高承勋字松三,直隶沧州(今河北省沧州市)人。此丛书为续《知不足斋丛书》而作,其选书体例、刊刻格式均与鲍书相同,版心均刻“续鲍丛书”。共两集,收古今著作十七种;宋陈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