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宾退录

宾退录

十卷。南宋赵与时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与时字行之,一说字德行,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。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。生平事迹不详,《宋史》无传,志乘亦不载其名,惟赵孟坚《彝斋文编》有《从伯故丽水丞赵公墓铭》一篇,谓赵与时,方弱冠,已荐取应举,补官右选,调管库之任,又任婺、泰、衢等地地方官,后监御前军器所,司行在草料场,三十余年,未尝一日忘记科举之业,屡试皆未中第(一说宝庆二年进士及第),积阶至忠翊,后以从事丞居于丽水。此书卷首有赵与时自序,卷末有赵与时题识续纪。谓其嘉定年间,得病濒死,后渐渐好转,无以自娱,因以平日闻见,笔录成篇,积十余则,疾病痊愈,宾客来访,以平生闻见所及,为客人谈诵,宾客退后,即书于纸笺,日积月累,终成此书,因取名为《宾退录》。全书主要考证经史、辨析典故、论述诗人吟咏等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其书“论诗多涉迂谬,于吟咏之事茫然未解,至于考证经史、辨析典故,则精核者十之六七,可为《梦溪笔谈》及《容斋随笔》之续。”书中关于王建及花蕊夫人宫词前后再见,并自纠前条所记未详,不迁就前说并予以订正,得失并存,不自以为是,足见其治学态度之严谨。所记可为治文史者参考。今传本主要有《四库全书》、《学海类编》、《对雨楼丛书》、《古书丛刊》、《择是居丛书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、《说郛》等丛书本。1983年,刘治平重为点校,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出版,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甲申纪变录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人钱邦芑(生卒年月未详)辑。钱邦芑字开少,江苏丹徒人。明诸生,隆武时授御史,永历帝立,以原官巡抚四川。钱邦芑力主与大西联合抗清,为马吉祥辈所抑,郁郁不得志。永历入缅,钱邦芑走闽粤为僧,号

  • 石室秘宝

    二集,十五种。存古学会编。丛书所收敦煌石室遗书均影印刊行,较之刻本,更可存真。其中《唐人画壁弥陀法会图》、《唐人藻井画佛堂内诸佛图》、《唐人画壁千佛岩图》、《唐人画壁明王像》、《唐人画壁太子求佛舍利图

  • 周易解翼

    十卷。清上官章撰。上官章字暗然,乾州人。此书成于雍正五年(1727)。自称总共二十六次易稿。大旨本于京房的纳甲之法,而以八宫经纶错综为脉络。一切旧图都摒弃不用,颇为洁净不支。但是,上官章不用古图,而又

  • 玉堂遗稿

    无卷数。明肖良有撰。肖良有,字、以占,号汉冲,湖北省汉阳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八年(1580年)进士。官至国子监祭酒。著有《玉堂遗稿》。良有在史局十五年,长于当时制诰之文。其规模宏敞,有承平台阁之体。此稿

  • 三松堂墨刻

    八卷。清潘奕隽(1740-1830)书。潘奕隽,字守愚,号榕皋,一号水云漫士,晚号三松老人,江苏吴县(今亦属江苏)人。乾隆己丑进士,曾官户部主事。书宗颜、柳、篆、隶甚为佳妙,几入秦、汉之室;山水画别有

  • 磨尘鉴

    二卷。清桃渡学者(生卒年及姓名、爵里皆不详)撰,姑苏王征夏(生卒年及生平亦不详)阅。此传奇共二十六出,写唐玄宗及安史之乱之事。唐玄宗得到一本宝书《骷髅格》,臣下皆不明其意。唐玄宗即下旨招募能解之人。西

  • 五陵注略

    即《嘉靖以来注略》。

  • 济南集

    八卷。宋李廌(1059-1109)撰。李廌,字方叔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六岁而孤,能自奋力,少学于苏轼,是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李廌才华横溢,其文章流畅曲折,辩而中理,风格与苏轼相近。苏轼称其“笔墨澜

  • 易笏山行状

    一卷。清易顺鼎、易顺豫合撰。顺鼎、顺豫皆清末叶人,生卒年不详。惟知顺鼎著有《经义廷撞》,顺豫著有《易释》。本行状记其父易佩绅生平。佩绅字笏山,咸丰年举人,官至江宁布政使。佩绅以军功起家,而以改革地方政

  • 孟子篇叙

    七卷。清姜兆翀撰。兆翀字孺山,江苏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嘉庆时举人。赵岐曾有《孟子篇叙》,兆翀是书仍用赵氏篇叙之名。首列孟子年表,更以七篇分叙。每篇中又各有叙,从上孟叙起,《梁惠王篇》记历说梁、齐、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