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容县志

容县志

二十八卷首一卷,清易绍德、王永贞修,封祝唐、黄玉年纂。易绍德,字筱川,湖北汉阳人,监生,光绪十九年(1893)任容县知县,二十二年(1896)卒于任所。王永贞,字固亭,陕西城固县人,举人,光绪二十三年(1897)任容县知县。封祝唐,字寿君,广西容县人,光绪六年(1880)进士,知县。黄玉年字石孙,广西容县人,拔贡、举人、拣选知县。旧志创于明永乐间县令彭清,重修于万历间县令区祯,两志皆散失无存。康熙间邑人苏五常踵而修之。光绪间郡守议修府志,因请先修邑乘。二十一年(1895)知县易绍德于绣江书院开局纂修县志,聘封祝唐、黄玉年等纂葺,与同事诸君子分门授简,别目操觚。次年各稿粗成。诸君子不能久留,故封祝唐与黄玉年复又搜罗,删繁补略,又历一年,托友携稿于广雅书院诸硕生,相互考证,完成此编。《容县志》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刻本。全志共二十八卷首一卷,首卷序、凡例、修志衔名,内容为:舆地志、建置志、经政志、学校志、官志、职官志、选举志、人物志、艺文志、金石志、旧闻志,共十门。此志体例精严,较胜旧志。注重图表,经政特详。艺文列举书目,金石特立专门,征引所及,合条之下,详注书名,皆列志之善者。容县东南有经略台,明改名真武阁,后人不断重修,其建筑独特,誉为“天南杰构”。邑人子盛甫,善古义词,著有容州人物记,皆录志中。有光绪三十四年(1908)铅印本及民国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制义科琐记

    四卷。清李调元(1743-?)撰。李调元,字羹堂、赞庵,号雨村、童山蠢翁,四川罗江县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进士,任庶吉士、吏部主事。后得罪和珅,充军伊犁,旋获释归里。博览经史百家以及野史戏曲之书

  • 虞氏易礼

    二卷。清张惠言撰。郑玄曾据礼释《易》,为专家之学,虞氏诋之,谓其不得易之门径。张惠言谓:“揆诸郑氏源流本末,盖有合焉,未免曲为附会。然其原文本质发挥经义,足以补康成之缺,正不必援虞入郑,混淆家法也”。

  • 秋江诗集

    六卷。清黄任(1683-1762)撰。黄任,字莘田。福建永福(今属何地不详)人。康熙四十一年(1702)举人,官四会知县。多善政,有砚癖,自号石砚老人。好宾客,长口辩,尤工于书法。其诗效法温、李,往往

  • 说唐平鬼全传第九才子书

    见《斩鬼传》。

  • 饶平县志

    二十四卷。清刘抃修,侯世禄纂。刘抃,江南颖州(今安徽阜阳)人,举人,康熙二十二年(1683)任知县。旧志创始于明嘉靖二十年(1541)县令罗允凯,再修于崇祯间。康熙间刘抃到任,朝庭不诏徵天下省郡县志,

  • 多识考

    六卷。清何震(生卒年不详)撰。震上虞(今属浙江)人,生平无考,据是书嘉庆十五(1810)年何氏自序,知其为乾嘉时人。据序知是书为震读礼家居时手辑名类而成。作书之旨在于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。是书因之分为

  • 刍言

    三卷。南宋崔敦礼(生卒年不详)撰。崔敦礼字仲由,通州静海(今江苏南通)人。南渡后,爱溧阳(今属江苏)山水,买田筑室以居。与弟崔敦诗同登绍兴进士第。官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。崔敦礼喜好读书,经史百家无不通览

  • 罗江县志

    ①十四卷首一卷,清沈潜、阚昌言纂修。沈潜,秀水人,曾任罗江县知县。阚昌言,曾任罗江县知县。按罗江,汉置县地。晋置万安县于梓潼水尾,属梓潼郡。后移县治其地,宋齐因之。西魏置万安郡,隋初开初郡废,县属金山

  • 函史

    上编八十一卷,下编二十一卷。明邓元锡撰。邓元锡事迹详见《三礼绎》条。是书仿郑樵《通志》体例,七编是纪传部分,下编为二十略。《通志》纪传多因旧史,无甚新意,而二十略虽属新创,但不免有夸大之词。是书同《通

  • 射堂诗钞

    十四卷。明吴梦晹撰。吴梦晹,字允兆,浙江归安(今吴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布衣。射堂为其所居之室。是集为其曾孙吴自岩所编。末附朱大复等挽诗。大复自注,称梦晹年老气衰,颇有文通之尽,没后友人检其遗稿,大半散